江阔卧人影,山长送马蹄。
渚莲红尚敛,沙草翠相迷。
高树藏云直,疏篁压雨低。
酒醒浑不记,端是武陵溪。
江阔卧人影,山长送马蹄。
渚莲红尚敛,沙草翠相迷。
高树藏云直,疏篁压雨低。
酒醒浑不记,端是武陵溪。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卷。首联“江阔卧人影,山长送马蹄”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幅江面宽阔,人影倒映其中,山峦绵延,马蹄声回荡在山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渚莲红尚敛,沙草翠相迷”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江边,红莲虽已收敛其艳丽,但依然点缀着水面,与翠绿的沙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尚敛”的细腻描写,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高树藏云直,疏篁压雨低”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高耸的树木间云雾缭绕,仿佛云朵被树木所藏匿,而稀疏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低垂,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感。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柔美并存。
最后,“酒醒浑不记,端是武陵溪”以酒醉后的回忆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武陵溪。这里的“武陵溪”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理想世界。诗人通过这一联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扶桑擎日,厥干万尺,以为公笔。
天寿平格,元圭昭锡,以为公墨。
阴阳阖辟,鳌柱立极,见此伟特。
太山绝壁,九河碣石,莫动笔力。
有云五色,曾著瑞籍,多士辟易。
繄天实启,岂以诩饰,如彼韦陟。
公骑鹏翼,归侍帝侧,有是遗迹。
荣光交射,星月珠璧,终古不忒。
维珂之得,再拜叹息,坱圠孰测。
几几赤舄,尚想公德,永镇下国。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
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