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巡度关上,落日驻旌旄。
城俯河流险,山连华岳高。
石门严出入,壕树绕周遭。
孤枕不能寐,穷猿彻夜号。
西巡度关上,落日驻旌旄。
城俯河流险,山连华岳高。
石门严出入,壕树绕周遭。
孤枕不能寐,穷猿彻夜号。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李裕在夜晚宿于潼关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壮丽与悲凉交织的意境。
首句“西巡度关上,落日驻旌旄”描绘了皇帝西行巡视,抵达潼关,夕阳西下,军旗在风中飘扬的场景,既显出帝王的威仪,又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
接着“城俯河流险,山连华岳高”两句,通过“俯”和“连”的描绘,展现了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河流蜿蜒曲折,山峦连绵不绝,与华山遥相呼应,凸显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
“石门严出入,壕树绕周遭”则进一步描绘了潼关的军事防御设施,石门紧闭,严阵以待,壕沟周围树木环绕,不仅增加了潼关的防御能力,也增添了几分森严之气。
最后,“孤枕不能寐,穷猿彻夜号”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在夜宿潼关时内心的孤独与忧思。孤枕难眠,听着远处传来的猿猴哀鸣,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潼关地理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边塞之地的独特风貌和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涵落日。
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
中洲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尽白。
岸边怪石如牛马,衔尾舳舻谁敢下。
没人出没须臾间,却立沙头手足乾。
客舟一叶久未上,吴牛回首良间关。
风波荡潏未可触,归来何事尝艰难。
楼中吹角莫烟起,出城骑火催君还。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
谁怜东坡穷,垂老徙此景。
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
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
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
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
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