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
谁怜东坡穷,垂老徙此景。
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
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
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
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
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
谁怜东坡穷,垂老徙此景。
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
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
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
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
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和兄长苏轼的方式,表达了对陶渊明田园诗风的追慕和自身的境遇感慨。诗中提到“莫言三谪远”,暗示了苏轼曾多次被贬谪的遭遇,而诗人自己也流露出类似的命运,被贬至偏远之地,接近庾岭。他自嘲“谁怜东坡穷”,表明了晚年生活的困顿,但庆幸没有繁重的劳役和严寒的气候。
诗人以“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同时拿好友柳永的山水词作比,笑说自己虽穷但仍能欣赏自然之美。他感叹自己“孜孜苦怀归”,如同逃亡般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暗指官场纷争。最后,诗人将人生比喻为“两蛮触”的斗争,短暂的一生如同“百年寄龟息”,庆幸能在偏远之地享受到片刻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苏辙在逆境中的豁达与坚韧,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斗争的厌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