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坡重拜命,龙节又离秦。
义胆酬明主,欢声动远人。
马嘶边驿曙,莺啭旧营春。
早见归廊庙,如今息虏尘。
銮坡重拜命,龙节又离秦。
义胆酬明主,欢声动远人。
马嘶边驿曙,莺啭旧营春。
早见归廊庙,如今息虏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䞇所作的《送李中丞归本道》。诗中描绘了李中丞离开京城,返回故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首句“銮坡重拜命”,以“銮坡”象征朝廷,表达了李中丞再次受到朝廷重任,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接着“龙节又离秦”,“龙节”代表官印或权力,暗示李中丞将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领地。“义胆酬明主,欢声动远人”两句,赞扬李中丞忠诚勇敢,为国效力,其事迹感动了远方的人们,表现出他对国家的贡献和影响力。
“马嘶边驿曙,莺啭旧营春”描绘了李中丞归途中的景象,马蹄声在清晨的边疆驿站响起,黄莺在旧时驻扎的营地歌唱春天的到来,这些生动的画面既展现了旅途的壮丽景色,也蕴含着对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最后,“早见归廊庙,如今息虏尘”表达了对李中丞早日回到朝廷,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李中丞归乡旅程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期待。
终军西入关,弃繻笑路旁。
丈夫贵成名,用此还故乡。
虽无鲁儒操,意气殊激昂。
稚龄如颓波,讵忍鬓发苍。
古人汝南秀,契阔升我堂。
宿昔梦生翼,已排九门翔。
未尽复来归,帝阍隔微茫。
高卧三年喑,忽随南风扬。
万里快超诣,岂知道路长。
努力戒后时,相劝不可忘。
秦地天下险,秦兵天下强。
曩在景祐末,叛国正陆梁。
渡河窥中原,不见飞鸟翔。
汉将虽城守,覆没犹相望。
时秦独高枕,毫发无所伤。
岂惟形势然,固亦任使良。
近者敌已弱,旄头灭无光。
尚须得猛士,分命修封疆。
陆子吴中贤,英英富文章。
作人易感激,遇事殊轩昂。
旧知军中乐,复爱边地凉。
不忍京尘间,著书鬓毛苍。
拜疏如终军,请缨督群羌。
大笑朱买臣,衣锦怜故乡。
旌旗导前车,丝竹呜后房。
指呼百夫走,谈笑千里康。
虽云半刺史,其实专一方。
古来成功名,奇偶不可常。
得时或幸会,微贱升庙堂。
况君阅诗书,智策未易量。
协心得元帅,展意输所长。
朝廷酹勋阀,曾不矜银黄。
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送秦州通判陆学》【宋·刘敞】秦地天下险,秦兵天下强。曩在景祐末,叛国正陆梁。渡河窥中原,不见飞鸟翔。汉将虽城守,覆没犹相望。时秦独高枕,毫发无所伤。岂惟形势然,固亦任使良。近者敌已弱,旄头灭无光。尚须得猛士,分命修封疆。陆子吴中贤,英英富文章。作人易感激,遇事殊轩昂。旧知军中乐,复爱边地凉。不忍京尘间,著书鬓毛苍。拜疏如终军,请缨督群羌。大笑朱买臣,衣锦怜故乡。旌旗导前车,丝竹呜后房。指呼百夫走,谈笑千里康。虽云半刺史,其实专一方。古来成功名,奇偶不可常。得时或幸会,微贱升庙堂。况君阅诗书,智策未易量。协心得元帅,展意输所长。朝廷酹勋阀,曾不矜银黄。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https://shici.929r.com/shici/ECnc45S.html
年来方苦兵,蛮夷久滑夏。
西陲亭障尽,人骨蔽荒野。
汉家飞将多,程李相上下。
试问谁董之,王朝大司马。
分廷授斧钺,号令从此把。
主忧臣当辱,开府纳儒雅。
堂堂蒙山旧,乃是谪仙者。
谋画当代无,胸襟一朝写。
诚知铄铅矿,不合烦大冶。
要使借前筹,非公谅谁假。
鹰饥肯择肉,骥逸始流赭。
由来抱轩昂,可得不脱洒。
昨闻赋刍粟,中户困楚槚。
此事已大急,哀哉动鳏寡。
兵家尚神速,世务忌苟且。
愿公更深谋,却敌如破瓦。
䲔鲵埽封境,疲瘵沐纯嘏。
岂令鲁仲尼,独赞王孙贾。
鬓发今日白,山林未能往。
每逢负郭趣,嘿有归田想。
置酒松柏间,当春更萧爽。
欣欣二三子,相与留一赏。
早花何娟娟,秀色倾宿莽。
驯禽声喧呼,永不忌罗网。
物情乐于适,未必在深广。
育育井中鱼,胡然困偃佒。
佳哉主人翁,示我以天壤。
放怀寓一醉,益愧鸣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