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甲第连云起,驰道迢迢直如矢。
香雾满城飞毂来,千门万户东风里。
路入甘泉御气通,楼开丹凤霞光紫。
玉阶朝觐响瑶珂,仙仗传呼凤辇过。
柳拂龙旂露犹湿,交衢双舞鸣鸾和。
上林春早啼莺乱,渭水秋深落叶多。
岂知一旦繁华歇,禾黍离离将奈何。
有客有客长安道,衣裘尘满愁难扫。
旅怀欲寄雁不来,富贵翻怜故乡好。
君不见长安道上多虎狼,常恐行人度关早。
长安甲第连云起,驰道迢迢直如矢。
香雾满城飞毂来,千门万户东风里。
路入甘泉御气通,楼开丹凤霞光紫。
玉阶朝觐响瑶珂,仙仗传呼凤辇过。
柳拂龙旂露犹湿,交衢双舞鸣鸾和。
上林春早啼莺乱,渭水秋深落叶多。
岂知一旦繁华歇,禾黍离离将奈何。
有客有客长安道,衣裘尘满愁难扫。
旅怀欲寄雁不来,富贵翻怜故乡好。
君不见长安道上多虎狼,常恐行人度关早。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长安道》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变迁,以及行走在长安道上的旅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长安甲第连云起”,描绘了长安城中高耸入云的豪华府邸,展现了长安的富庶与繁华。接着,“驰道迢迢直如矢”则以驰道的笔直延伸,象征着长安的秩序与宏伟。香雾弥漫的景象,以及千门万户在东风里的生动画面,进一步渲染了长安的繁华景象。
“路入甘泉御气通,楼开丹凤霞光紫”两句,通过描绘通往皇宫的道路和楼阁的景象,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神秘。玉阶、瑶珂、仙仗、凤辇等元素的运用,更是增添了诗歌的华丽与庄重感。
“柳拂龙旂露犹湿,交衢双舞鸣鸾和”描绘了春天的长安,柳树轻拂着龙旗,露珠未干,街道上鸾鸟双舞,和谐悦耳。这幅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春天的长安之美。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转向了对繁华背后的衰败之感。“上林春早啼莺乱,渭水秋深落叶多”两句,通过对比春日的热闹与秋天的萧瑟,暗示了长安繁华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岂知一旦繁华歇,禾黍离离将奈何”表达了对繁华消逝的无奈与感慨。而“有客有客长安道,衣裘尘满愁难扫”则直接点明了行走在长安道上的旅人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繁华与衰败的描绘,以及对旅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一叶追随鱼与龙,红粳白酒幸年丰。
也知山色遥相待,苦畏君诗欲见攻。
乘兴风帆终日去,寻幽蜡屐及春同。
请君先入开先寺,待濯清溪看玉虹。
峻极登高二十年,汝州回望一依然。
君行亦是高秋后,试觅神清古洞天。
太学群游经最明,青衫憔悴竟何成。
齑盐仍作当年味,名誉飞蝇过耳声。
天涯人未归,飘然江海上。
客心蓬任风,归路萍随浪。
青云少知己,白日多罹谤。
著书见穷愁,倚门知肮脏。
皇皇干名禄,戚戚足羞让。
岂特为身谋,所怀慰亲望。
昔人在困踬,宁复论得丧。
吾徒抱道义,岂不保趣向。
勉希一箪贤,无慕千乘相。
卷舒各有时,出处当自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