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0)
翻译
秦中的风光胜过岷蜀,故乡已经无需再回。
豪门贵族的府邸春意盎然,我在巴山的白日梦不再是真实的。
竹林深处鸟儿纷乱啼叫,傍晚时分花落引来蜜蜂飞舞。
我打算向西返回,敲门时请千万留意别误以为是陌生人。
注释
秦中:指秦地,古代中国的一部分。
故国:故乡,指诗人原来的居住地。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美好的氛围。
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脉。
昼梦:白天的梦境,可能指对家乡的思念。
竹深:竹林幽深。
啼鸟:鸟儿鸣叫。
花落:花瓣飘落。
晚蜂:傍晚的蜜蜂。
西还:向西返回。
敲门:敲击门扉。
慎勿违:务必不要误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其一)》。诗人通过描绘秦中的美景,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和对长安生活的满意。"秦中胜岷蜀"一句,赞美了秦地超过蜀地的优美风光。"故国不须归"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的舒适生活感到满足,不愿轻易离开。

"甲第春风满"描绘了春天充满富贵人家的景象,显示出长安的繁华。"巴山昼梦非"则暗示了诗人之前可能有过对故乡的思念,但现实中的长安生活让这些梦境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长安的喜爱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他想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但又提醒自己在享受长安生活时要珍惜当下,不要轻易改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生活的深深留恋和对故国的微妙情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金陵怀古

极目望吴甸,野烟凝乱流。

夜来榆塞雁,叫断石城秋。

旧苑荒馀草,平川半古丘。

迟迟独回首,落日一蝉幽。

(0)

南宫宿斋静思陕城东阁竹

南宫向夕景弥清,风竹萧然动远情。

忆到陕城东阁伴,拂窗敲砌送寒声。

(0)

南平驿

心随流水还乡国,身向青山上屈盘。

秋梦不成秋雨细,西风一夜客亭寒。

(0)

汉上偶书

谪仙唐室游兹郡,花下听歌醉眼迷。

今日汉江烟树静,更无人唱白铜鞮。

(0)

蛾眉亭

千尺悬崖巨浪撞,危亭高峙对微茫。

远峰凝黛双蛾澹,流水连云一带长。

日落江容难可尽,天寒山色不成妆。

停舟欲试登临眼,北望青烟欲断肠。

(0)

宿囊山寺

小泊囊山古化城,山林端足擅高名。

楼台影外秋风老,钟磬声中夜气清。

客子情怀宜淡薄,主人言语亦分明。

只应海月堂前境,从此江湖有梦成。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