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其二》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我返南荒日,君临旧许初。

笑谈宽老病,旌旆拥茅庐。

酒盏开虽数,溪堂到尚疏。

谁言生死隔,近在浃旬馀。

(0)
翻译
当我返回南方荒野的时候,你初次莅临我们的约定之地。
轻松的交谈中,你的笑声让衰老和疾病都显得宽慰,你的旗帜簇拥着简陋的茅屋。
虽然杯中的酒已经开启,但我们在溪边的厅堂相聚还嫌稀疏。
谁说生死相隔遥远?实际上,我们近在咫尺,只差十几天而已。
注释
我:我。
返:返回。
南荒:南方荒野。
日:时候。
君:你。
临:莅临。
旧许:旧有的约定。
初:初次。
笑谈:轻松的交谈。
宽:宽慰。
老病:衰老和疾病。
旌旆:旗帜。
茅庐:简陋的茅屋。
酒盏:酒杯。
开:开启。
虽数:虽多。
溪堂:溪边的厅堂。
尚:还。
疏:稀疏。
谁言:谁说。
生死隔:生死相隔。
近在:近在咫尺。
浃旬:十天。
馀:余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往昔友情的怀念。诗人以自己返回南方荒僻之地的时日,回忆起与朋友初次相聚的情景,通过轻松的笑谈和朋友的旌旗簇拥,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朋友已经离世,但诗人强调他们曾共度的时光并不遥远,仅仅相隔十几天,以此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和生死虽隔而情感犹在的感慨。整体上,此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江城

江城高下尽楼台,眼见清明羯鼓催。

笋箨半因雷后坼,杏花偏向雨中开。

春江沙暖鱼先出,深巷泥空燕未来。

如此风光真不恶,未妨头白簿书堆。

(0)

月午楼歌

明月出海先上楼,我楼况在高山头。

开窗放出白云去,风帘尽控双银钩。

一丸才过高松顶,屏风乱泻虬龙影。

摊书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悬。

黄高峰头云浪涌,金鳌峰背沧波动。

山下万顷云海铺,天心一丝云气无。

清光愈高读愈苦,月照书丛月色古。

仙巢惊起老鹤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风泠泠,屋角余挂三四星。

冰轮欲西还倒行。似怜读书声好听。

冷光一线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电。

明月不落读不厌,水滴蟾蜍欲穿砚。

(0)

新岭

振衣忽霄汉,巉绝已平视。

一线上天奥,万笏出地底。

斜日在半崖,高鸟飞不起。

豁然倚层空,盘旋径逦迤。

云生乍笼袖,涧响复盈耳。

何处烟林钟,天风吹十里。

蹑景有羽翰,苍苍暮凝紫。

(0)

春雾

未成浥滴望依微,正值春光嫩绿齐。

小院暗疑梅雨密,平芜谁辨柳烟低。

不愁步屟苍苔滑,只恐看花老眼迷。

天上晓寒楼阁迥,衍波笺好试新题。

(0)

半城

半城当岭尽,卓午转村窝。

山势收东国,沙痕走大河。

田铺新雨足,目迥卷云多。

三日清江近,扁舟欲放歌。

(0)

过宋通问副使朱公少章墓

突兀残碑立古阡,行人犹记绍兴年。

青衣已见君王辱,白发何期使节旋。

老泪冰天他日恨,遗文《曲洧》至今传。

一抔筑并花宫地,夕呗晨钟更惘然。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