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直禁苑》
《中秋月直禁苑》全文
唐 / 郑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

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iūyuèzhíjìnyuàn
táng / zhèngtián

jìnshǔfāng怀huáitiǎnlúnwéizàijiā
zànlái西háizhěngshàngqīngchá

huǎngguīdānshēnyán宿jiàngxiá
yōujīnliáoshìxiánnòngwēihuā

注释
禁署:古代官署名,指尚书省。
忝:有愧于担任,谦辞。
纶闱:代指朝廷或皇宫。
再加:再次晋升或加官。
西掖路:皇宫西部的道路,象征权力中心。
上清槎:上清,道教概念,此处指仙境;槎,古代指木筏,此处寓指仙舟。
丹地:道教中的仙界,红色象征神圣。
绛霞:深红色的云霞,形容仙境的美丽。
幽襟:幽深的心境,指诗人内心世界。
聊自适:姑且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紫薇花:古代神话中紫微星的象征,也指紫薇科植物,常用于描绘高雅的环境。
翻译
正当我在禁署任职感到惭愧时,又在朝廷中枢得到了提升。
暂时来到西掖(皇宫西部)的路上,准备再次踏上前往上清(道教仙境)的航程。
模糊中仿佛回到仙界,沉醉于深邃而庄重的红霞之中。
我让心灵得到放松,随意地欣赏着紫色的紫薇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意境。"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表明宫禁之中已经加上了多重的封锁和守护,可能是指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隔绝感受或自我心理状态的写照。"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则显示了诗人暂时离开这种禁锢,走向一条幽静的小路,再次整理心中的纯净之意。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中“丹地”通常指代道家修炼之所,这里可能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寄托之处。"恍惚"二字传递出一种迷离、不明确的感觉,而“深严宿绛霞”则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满足,"幽襟"指的是深隐的山谷或幽静的地方,"紫薇花"则象征着高洁和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脱,以及对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畋

郑畋
朝代:唐   字:台文   籍贯:河南 荥阳   生辰:823-882

郑畋(tián)(825年-883年),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郑畋任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六十二

少年何必好,老去何须嗔。

祖公日日故,孙子朝朝新。

祇道人祭鬼,何曾鬼祭人。

暂来何须去,知我是谁亲?

(0)

诗并序·其五十

人去像还去,人来像以明。

像有投镜意,人无合像情。

镜像俱磨灭,何处有众生。

(0)

过郑处士山庄二首·其二

僻处开三径,幽居无四邻。

横文彪子褥,碎点鹿胎巾。

断篱栖夜雉,荒砌起朝麇。

薄暮东溪上,犹言在渭滨。

(0)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二

身如内架堂,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0)

兀然无事·其五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0)

海边閒步

潮波静退步登沙,落日山头簇暮霞。

春色不应长恼我,看看即醉故园花。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