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公轼》
《苏公轼》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

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

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

五百年来公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苏公轼》。诗中以苏轼为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与对其精神的敬仰。

首联“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以金莲和烛珠瀛为喻,描绘出苏轼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光芒,如同春日梦境中的声音,在夜晚消逝,暗示其才华与影响虽短暂却深远。

颔联“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则转向对苏轼个人情感的探讨,通过“痛哭”和“悲歌”,展现了他面对亲人离别时的痛苦与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怀念,流露出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颈联“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进一步阐述了苏轼对文明进步的贡献,以及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我,不畏邪恶的精神。这里将苏轼比作引领文明之光的使者,同时也暗示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斗争与挑战。

尾联“五百年来公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是对苏轼永恒价值的肯定,认为他的精神与成就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不会随岁月流逝而消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苏轼在生前可能经历的困苦与不满的理解与同情,强调了苏轼即使在生命最后阶段也不应感到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敬意与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其一

陇右华宗贵,朝端懿范存。

哀乌光列宿,驷马庆高门。

谒帝承明署,娱宾金谷园。

人生忽至此,天道亦难论。

(0)

又五首·其五

外族长安盛,尊名永乐崇。

初陵凄草露,旧殿阒椒风。

巩树迷凶仗,周原掩寿宫。

圣君悲望处,泪雨泣重瞳。

(0)

张兖下第随桂阳乔监使之湘中

建溪曾共听猿声,十载文场未策名。

流落只应孤剑在,穷愁已有二毛生。

荆州暂去依刘表,汉殿无由荐马卿。

一路骚人旧山水,登临且莫动归情。

(0)

次韵和表弟张湜秋霁之什

轻飙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冲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楚泽潦收湖水白,归舟遥忆洞庭人。

(0)

并州王谏议

锁闱聊辍皂囊封,昼锦还乡意气雄。

别墅挥金延父老,近郊骑竹见儿童。

蒲卢善化终成政,蟋蟀深思未变风。

更待出师平黠虏,戎衣献捷大明宫。

(0)

题曾无愧月窗

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

乾坤清气只云月,一家两手并取将。

作巢不用木,只架云为屋。

作窗不用棂,只掇月为庭。

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

阿兄云向笔下生,阿弟月向诗中明。

弟兄云月两清绝,云月何曾有分别。

不知云月入胸中,为复胸中有云月。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