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僧法芝钟山诗后》
《题僧法芝钟山诗后》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明珠出袖四百琲,座有烟霞草木香。

断取钟山擎石掌,那知不下净名床。

(0)
翻译
一颗明珠从袖中滑落,散出四百颗光彩夺目的宝石。
宴席上烟霞缭绕,草木香气弥漫。
注释
明珠:珍贵的珍珠。
出袖:从袖中滑出。
四百琲:形容数量极多的宝珠。
座:宴席。
烟霞:云雾般的美景,也可指美酒。
草木香:草木散发的香气。
断取:摘取。
钟山:南京的别称,这里可能象征着高雅之地。
擎石掌:像托举石头的手掌一样高举。
净名床:佛教用语,可能指禅修之地或清净的卧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题僧法芝钟山诗后》。诗中通过“明珠出袖”这一富有画面感的意象,描绘了僧人法芝展示其才华或佛法如明珠般璀璨的情景,"四百琲"则强调数量众多,象征其智慧深广。接下来的"座有烟霞草木香",运用了自然景象和香气来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僧人的修行境界。

"断取钟山擎石掌"一句,将钟山比作巨大的石掌,形象地表达了法芝对钟山灵秀之气的掌控,也暗含了他对佛法的执着与坚定。最后一句"那知不下净名床",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法芝是否还会留恋世俗生活的猜测,"净名床"通常指修行者的禅床,这里寓言僧人是否能彻底放下尘世,静心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法芝的描绘,赞美了他的智慧和超然,同时也流露出对僧人能否坚守清修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质村号为李佥宪乃翁题

幽人卜筑绝烦諠,峰转溪回自一村。

春水独深鸥鸟渚,午岚长护菜花门。

占年社老班荆坐,歇担樵夫对局论。

犹自种松多岁月,栋梁今已重天阍。

(0)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二

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

不将丽色誇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

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

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

(0)

元夜寓省城

沃野南来古郡州,百年王泽与春流。

星萦云缭夸三辅,文管纤歌并五侯。

遂有桃梅含淑景,即看风日散嬉游。

廿年意气俱岑寂,习静焚香独上楼。

(0)

挽霍渭崖五首·其二

自擎舟楫出长途,满目湖山兴不孤。

却怪当时轻自识,只将齐晋认龟凫。

(0)

厓山感兴四首·其一

史笔重看纪宋书,天王遥傍两厓居。

千年尚蔓羌胡种,一旅谁兴夏后储。

溟海落星应不返,楼船浮国欲何如。

空馀万古英雄泪,洒向冈州忆故墟。

(0)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其九伦仪部穗石

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

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

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

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