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征伐诸侯出,流极终成无道天。
尊攘虽闻齐小白,虚名大抵自东迁。
召陵不问荆淫号,葵丘五禁亦徒然。
威烈始成三叛国,洋洋东海遂为田。
取千取百谁中止,相帝相王孰后先。
山东弛约南风弱,泗上群飞函谷烟。
须臾已见六王毕,接瞬安知嬴吕旋。
振古乾坤方一变,德功皇帝岂其然。
八字从兹为郡邑,名封自此绝蝉联。
赭山燔石威弥炽,灭古坑儒祸日延。
博浪一椎凶未戢,凉车一石臭初传。
当时倘就燕丹策,祖龙何必俟今年。
礼乐征伐诸侯出,流极终成无道天。
尊攘虽闻齐小白,虚名大抵自东迁。
召陵不问荆淫号,葵丘五禁亦徒然。
威烈始成三叛国,洋洋东海遂为田。
取千取百谁中止,相帝相王孰后先。
山东弛约南风弱,泗上群飞函谷烟。
须臾已见六王毕,接瞬安知嬴吕旋。
振古乾坤方一变,德功皇帝岂其然。
八字从兹为郡邑,名封自此绝蝉联。
赭山燔石威弥炽,灭古坑儒祸日延。
博浪一椎凶未戢,凉车一石臭初传。
当时倘就燕丹策,祖龙何必俟今年。
这首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描绘了从周朝衰落至秦统一六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复杂变迁。诗人郭之奇以“秦及六国”为题,通过“礼乐征伐诸侯出,流极终成无道天”开篇,揭示了周朝末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局面,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接着,“尊攘虽闻齐小白,虚名大抵自东迁”两句,对比了春秋时期齐桓公的霸业与东迁后的形势变化,暗示了权力中心的转移和历史的不可逆性。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历史的进程,如“召陵不问荆淫号,葵丘五禁亦徒然”,指出即使有如召陵之盟这样的尝试,也无法阻止荆楚的侵犯和五禁的徒劳。
“威烈始成三叛国,洋洋东海遂为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同时也暗含了对秦朝暴政的批判。诗人通过“山东弛约南风弱,泗上群飞函谷烟”等句,展现了秦朝对东方的控制和对南方的威胁,以及由此引发的动荡。
“须臾已见六王毕,接瞬安知嬴吕旋”表达了对历史快速更迭的感慨,而“振古乾坤方一变,德功皇帝岂其然”则提出了对秦朝统治道德与功绩的质疑。最后,“八字从兹为郡邑,名封自此绝蝉联。赭山燔石威弥炽,灭古坑儒祸日延”等句,深刻揭示了秦朝的极端措施,如焚书坑儒,对文化与知识的毁灭性打击。
“博浪一椎凶未戢,凉车一石臭初传”则提到了反抗秦朝暴政的英雄事迹,如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果和刘邦的崛起。诗人以“当时倘就燕丹策,祖龙何必俟今年”结尾,表达了对历史转折点的思考,即如果当时采纳了燕丹的策略,历史的走向是否会有所不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权力、道德、文化等多重主题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山田硗薄高低春,田者缘山嗔鸟耘。
惰农不趋林外坰,每以惮此求暂宁。
守出见之告以情,尔辈勿视米价平。
官今不用农为兵,虽屡丰年自当耕。
醉饱酒食尔有名,田畯至喜非肇称。
众曰此亭公所登,愿当甘棠颂公恩。
祁祁之雨明日晴,听我吹豳击鼓鸣。
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
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
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
独其在糊名,贵贱惟所主。
得之类至宝,弃去祗如土。
有司开化炉,镕铸要精处。
时方为鼎镛,小冶不应鼓。
诸公皆名流,学海浩吞吐。
丹灵骨先换,入榜尽龙虎。
访以执文柄,我亦费罗取。
书生家风寒,仆马在何许。
趼足赴重围,裹饭坐长庑。
视公帘幕间,若有霄汉阻。
那知先达心,每事必念祖。
未把短檠弃,尚记灯烛苦。
关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缕。
杂置战场文,一字不轻与。
如持古黄钟,端坐分律吕。
在处拔其尤,可但十得五。
奉此贤能书,足以上天府。
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数。
谓或有遗珠,勉使相接武。
我辈酒樽空,边城隔烟雨。
《类试院放榜众论以得士为庆作古诗一章呈详定钱宪元素及同院诸公绍兴甲子十月二十八日也》【宋·郑刚中】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独其在糊名,贵贱惟所主。得之类至宝,弃去祗如土。有司开化炉,镕铸要精处。时方为鼎镛,小冶不应鼓。诸公皆名流,学海浩吞吐。丹灵骨先换,入榜尽龙虎。访以执文柄,我亦费罗取。书生家风寒,仆马在何许。趼足赴重围,裹饭坐长庑。视公帘幕间,若有霄汉阻。那知先达心,每事必念祖。未把短檠弃,尚记灯烛苦。关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缕。杂置战场文,一字不轻与。如持古黄钟,端坐分律吕。在处拔其尤,可但十得五。奉此贤能书,足以上天府。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数。谓或有遗珠,勉使相接武。我辈酒樽空,边城隔烟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2trQf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