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谩拙僻,高谈成缪悠。
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
参伍托裴度,道路无一愁。
愿同陈元龙,时卧百尺楼。
学古谩拙僻,高谈成缪悠。
吾今百念冷,泛泛如虚舟。
参伍托裴度,道路无一愁。
愿同陈元龙,时卧百尺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和公实书怀》,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古人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心境。首句“学古谩拙僻”表明作者自认为在学习古人时过于追求独特和偏僻,可能感到有些困顿。接着,“高谈成缪悠”暗示他在高谈阔论时有时会偏离主题,言辞变得不切实际。
“吾今百念冷”表达出诗人当前心境的孤寂与冷静,仿佛所有的思绪都变得淡漠。他将自己比作“泛泛如虚舟”,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在知识海洋中漂泊,无所依傍的状态。然而,他并未完全陷入消极,而是寄希望于“参伍托裴度”,即寻求裴度这样的贤人指引,以解决道路中的困惑。
最后两句,“愿同陈元龙,时卧百尺楼”表达了诗人渴望像东汉名士陈登(字元龙)那样,有时能悠闲地躺在高楼之上,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深思熟虑和个人抱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