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趣无人会,须还我独亲。
开书风为揭,得睡懒相因。
雨后竹色净,月中梅意真。
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
幽趣无人会,须还我独亲。
开书风为揭,得睡懒相因。
雨后竹色净,月中梅意真。
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幽趣十二首(其三)》,描绘了诗人的个人趣味和心境。首句“幽趣无人会”,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特趣味的理解,这种乐趣并非世俗所共赏,只有诗人自己能深深体会。接着,“须还我独亲”强调了诗人对这种孤独而深沉的乐趣的珍视。
“开书风为揭”写的是诗人读书时的情景,微风吹过,仿佛在为他翻开书页,增添了阅读的雅致与宁静。而“得睡懒相因”则流露出诗人读书后的惬意,享受着慵懒的时光。
“雨后竹色净”描绘了雨后竹林的清新景象,竹叶经过雨水洗涤,颜色更加翠绿,显得格外宁静。而“月中梅意真”则借月光下的梅花,表达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真实感受。
最后两句“北山小园景,莫怨未归人”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一个位于北山的小园,虽然诗人暂时未归,但园中的景色足以让他心满意足,无怨于远离尘世的生活选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幽趣世界,以及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明时久不达。
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
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
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
日暮澄(一作九)江空。
清夜何悠悠。
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
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
衰鬓日(一作白)如蓬。
顽疏暗人事。
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
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
归耕为老农。
(册4 卷125 页1243c)〔坐上作〕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遨游向燕赵。
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
迎送纷交驰。
自尔厌游侠。
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
颇学毛公诗。
备知经济道。
高卧陶唐诗。
圣主诏天下。
贤人不得遗。
公吏奉[纟熏]组。
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
九门十二逵。
群公朝谒罢。
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
威凤徒参差。
或问理人术。
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
赐帛归东[淄,“艹”头代“氵”]。
都门谢亲故。
行路日逶迟(一作迤)。
孤帆万里外。
淼漫将何之。
江天海陵郡。
云日淮南(一作阴)祠。
杳冥沧洲上。
荡漭无人知。
纬萧或买药。
出处安能期。
《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唐·王维】(册4 卷125 页1243c)〔坐上作〕少年客淮泗。落魂居下邳。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诗。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公吏奉[纟熏]组。安车去茅茨。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野鹤终踉跄。威凤徒参差。或问理人术。但致还山词。天书降北阙。赐帛归东[淄,“艹”头代“氵”]。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一作迤)。孤帆万里外。淼漫将何之。江天海陵郡。云日淮南(一作阴)祠。杳冥沧洲上。荡漭无人知。纬萧或买药。出处安能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wuVy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