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霍渭崖五首·其二》
《挽霍渭崖五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自擎舟楫出长途,满目湖山兴不孤。

却怪当时轻自识,只将齐晋认龟凫。

(0)
鉴赏

此诗《挽霍渭崖五首(其二)》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对行舟远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独特见解。首句“自擎舟楫出长途”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独自驾舟,踏上漫长旅程的情景,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决心。次句“满目湖山兴不孤”,则在孤独中找到了与自然的共鸣,满眼的湖光山色让诗人的兴致不觉孤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后两句“却怪当时轻自识,只将齐晋认龟凫”,则以一种反讽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认知的反思。这里的“齐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而“龟凫”则是指龟和鸭子,两者在常人眼中并无关联。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意在指出自己过去对事物的认知过于肤浅,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理解其本质或内在联系。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独特洞察和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自我认识的挑战,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先大夫元丰间及进士第荣州伯父喜而赋诗宣和四年信道兄登科某时为著作郎侍立集英殿与观唱名未几信道兄调而归某谨次伯父韵以送之

坐看连名策太常,青云稳上不须忙。

尽收骐骥无中驷,别拣楩楠有豫章。

玉殿桂留今日影,琼林花记昔年香。

闻君补吏成都去,更与重寻旧草堂。

(0)

游定林寺

定林何有惟脩竹,急唤清樽趁午阴。

曲槛以南青嶂合,高堂其上白云深。

人犹未识官曹意,风自能披我辈襟。

是夜琴弹醉翁操,笑呼明月作知音。

(0)

送蜀僧潮音归乡

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

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

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

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

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

(0)

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其八积翠楼

直到孤峰最上头,下看双涧玉虹流。

世间培塿何须数,且卧元龙百尺楼。

(0)

吴傅朋以王逸少遗意作游丝之书古今所无恨未之见也为赋此诗

吴侯能书声,不减铭瘗鹤。

台郎今独步,谁数卫与索。

官黄临小楷,老笔更沈著。

年来鸡鹜间,儿辈妄穿凿。

超然出新意,非用元和脚。

游丝随春风,忽向窗几落。

传观懔飞动,安得此健药。

自言临池时,屡阅更岁籥。

毫端几百鍊,始到虫网络。

谁云右军后,兹事秘冥漠。

一朝神明还,千载宛如昨。

乃知炉锤妙,信手皆合作。

于皇云汉章,神授等河洛。

光芒下照烛,万帖悉糟粕。

君命幸逢时,当草凤尾诺。

胡为尚留滞,未便持汉橐。

行看诚悬归,佳句题殿阁。

(0)

芳美亭

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

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

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

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

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