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事重编订,名贤信可传。
残碑标石洞,旧志附金泉。
迁到人分地,飞来马自天。
犹嗟今昔异,纪载笔非椽。
秩事重编订,名贤信可传。
残碑标石洞,旧志附金泉。
迁到人分地,飞来马自天。
犹嗟今昔异,纪载笔非椽。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苏履吉所作的《又次题敦煌志书原韵四首》中的第二首。通过“秩事重编订,名贤信可传”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编纂工作的重视和对名贤事迹传承的肯定。接下来,“残碑标石洞,旧志附金泉”描绘了历史遗迹与文献记载的珍贵价值,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与智慧。随后,“迁到人分地,飞来马自天”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事变迁与自然界的奇妙联系,暗示着历史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最后,“犹嗟今昔异,纪载笔非椽”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记录历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强调了文字作为历史见证者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哲思,以及对文字记录作用的深刻理解。
天命靡有常,空视时运覆。
珍重山间翁,抱道庸自玉。
掀髯发清兴,开轩恣遐瞩。
空谷阒无人,惟有云相逐。
山翁为有知,恋恋情绻缛。
绻缛林中薪,歌已禽声续。
勿谓有倾颓,维心常位育。
顾我无依归,犹然嗜幽独。
愿结金兰交,共兹南山麓。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
无奈熏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
觉鼻观、微闻清馥。
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
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
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
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
总付与、一尊醽醁。
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
终不似,在空谷。
指庭前、翠云金雨。霏霏香满仙宇。
一清透彻浑无底,秋水也无流处。君试数。
此样襟怀,顿得乾坤住。闲情半许。
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
琪花落,相接西池寿母。年年弦月时序。
荷衣菊佩寻常事,分付两山容与。天证取。
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语。瑶卮缓举。
要见我何心,西湖万顷,来去自鸥鹭。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遥夜来去。
江空岁晚谁为伴,只有琼枝玉树。愁绝处。
望万里瑶台,梦断迷归路。花还解语。
更雪琢精神,冰相韵度。粉黛尽如土。
飘仙袂,曾缀蕊珠鹓鹭。云茵月障千步。
莫教衣袖天香冷,恐怨美人迟暮。更起舞。
任斗转参横,翠羽曾知否。尘缘自误。
终待骖鸾,乘风共去。长作此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