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
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
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
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
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
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
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
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对文采风流的推崇。诗中“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两句,以“春曹”象征文士聚集之地,表达出诗人身处文雅之境,却因“端居”而深思冥想,寻求心灵的幽静与深邃。接着,“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则进一步展现诗人对远方文人墨客的敬仰与追求,仿佛在岭表的清流中寻找文采的源头,在大海的广阔中汲取智慧的精华。
“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两句,通过对比朴素与精巧,揭示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刻见解——真正的艺术并非表面的华丽,而是内在的真挚与深刻的内涵。这不仅是对文人品格的赞颂,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
最后,“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他想象自己如同乘着凌霄的木筏,飞越云霄,追寻更高远的目标,而不是沉溺于眼前的岛屿,象征着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乃至人生追求的独到见解和高远志向。
索笑拈花,怯寒避月,珊珊讶是飞仙。
绿鬓垂丝,知它憔悴年年。
漫言生小工愁甚,便无愁、瘦已堪怜。
语凄然,为问同心,只有湘兰。
昨宵梦去分明见,记倦眸剪水,芳气吹烟。
空谷香清,哪容蝶绕裙边。
几多幽怨凭谁诉,掩离骚、重整琴弦。
笑人间,桃李寻常,并蒂争妍。
山中人由天。指桃花作历,秦后无年。
阅尽前村斜照,后溪炊烟。岩下路,今何船。
但往来、东风翩然。
怅若有人兮,舷歌乍阕,低抱水云眠。
人间世,归来篇。向茅檐曝日,松涧担泉。
目断君山何处,二妃婵娟。瓶有酒,琴无弦。
吊几番、君臣山川。纵天问能知,知而不言。终不传。
渴损湘虹影。把当年、三闾网得,载群归艇。
暮雨朝云劳怅望,谁见巫娥妆靓。
但飒飒、灵旗风紧。
此夕二妃都睡也,怕吟成、更有痴龙听。
卿半醉,我初醒。沧桑急劫休重省。
剩相逢、酒徒三五,尚饶清兴。
赤县二分春色短,中晚不如初盛。
可儿女、英雄厮并。
莫便无端成落魄,到天荒、地老无人境。
空独自,泪珠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