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二》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其二》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

不将丽色誇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

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

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桂花盛开的季节,诗人与友人在侄子的桂花居中饮酒聚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深厚友情的赞美。

首联“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以“两酌”开篇,点明了饮酒的场景,同时“寒花”与“鲜妍群煦”形成对比,既描绘了桂花的清冷之美,也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这里“座中春”三字,不仅指出了季节,也暗示了聚会的欢乐气氛如同春天一般生机勃勃。

颔联“不将丽色誇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强调的是与高雅之士的友谊,而非仅仅因为桂花的美丽而聚集。这里的“丽色”指的是桂花的美丽,“名族”则可能暗指社会地位或家族背景,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不以世俗的标准衡量交往的价值。

颈联“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描述了聚会的持续时间之长,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漏促”(时间紧迫)和“残夜”(深夜)的描写,突出了聚会的热烈和不舍。同时,“朋交同有廿年真”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长达二十年的深厚友谊,这种情感的积累使得聚会更加珍贵。

尾联“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表达了诗人对聚会结束的遗憾之情。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聚,共享美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盛开季节聚会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与深厚友情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八测

积旬疲津梁,宵寒苦水宿。

回溆得晚霁,地暖见初绿。

支道杂泾荡,流乱无约束。

三吴汇两江,接源此其腹。

纤月出荇藻,明烟漾鸥鹜。

樵童喜山近,罾师识鱼伏。

古隐结廛阛,天游泯欣辱。

居人述旧事,冲流过南渎。

梁朽闸中断,高田烂肥谷。

篱门偃在地,鸡犬上蹲屋。

及今适坐卧,蔬布愿亦足。

闻言恻我心,掩篷失欢瞩。

露下觉衣冷,波光动残烛。

(0)

岁暮旅怀五章·其一

友朋尽谋岁,过者日见稀。

离居得闲寂,寸念转无依。

出陟吴山巅,还循西湖湄。

短日催空钟,北风飒吾衣。

萧瑟有枯杨,冻鸟蹲其枝。

照影各无偶,相顾亦不疑。

归来剪孤烛,兀兀垂重帏。

且对瓶中花,罄此樽中醅。

(0)

过诸暨姚公步谒宗祠祖墓止族兄鲁斋先生之琴宅蒙族人次第招饮留十一日始行作诗记事兼留别得六章·其六

亦知难竟留,未忍舍之归。

依依拜诸父,恻恻情迟回。

上寿不过百,白发多衰颓。

颇愁他年来,益我怀旧思。

日出江已潮,津鼓隐相催。

太息微贱躬,行与桑梓违。

寻常有离别,动辄致吾哀。

况在一体亲,甚之襟抱推。

华岭涤浮翳,浩荡双眸开。

当以孤舟心,照此千仞台。

(0)

清凉冈

那得热中客,群来退步看。

振风衣得露,坐石目随湍。

物向閒中寂,心从定后宽。

松虬无一叶,袅袅碧萝寒。

(0)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十九

八闽旁派蔓萝延,尾劲鳞皴效子弦。

我厌粗豪爱苍古,瓣香私祝洞阳仙。

(0)

风言十五章·其十二

拾积枯朽,乃成梱薪。守于一得,大木匪珍。

衣绣行陌,群骇而嘻。涂饰庸目,挟其见希。

丹穴之凤,毛绚羽辉。集群如雀,安所恃奇。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