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热中客,群来退步看。
振风衣得露,坐石目随湍。
物向閒中寂,心从定后宽。
松虬无一叶,袅袅碧萝寒。
那得热中客,群来退步看。
振风衣得露,坐石目随湍。
物向閒中寂,心从定后宽。
松虬无一叶,袅袅碧萝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凉冈上的一次静谧体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首句“那得热中客,群来退步看”,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接下来,“振风衣得露,坐石目随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清凉冈上的活动,他轻拂风衣,感受露水的清凉,静静地坐在岩石上,目光随着流水的潺潺声而流转,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物向閒中寂,心从定后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在宁静的环境中,万物得以安详,人心也因内心的平静而感到宽广。这种内心的平静,是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结果,也是对心灵深处的自我发现和净化。
最后,“松虬无一叶,袅袅碧萝寒”两句,以松树和碧萝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松树虽无一片叶子,却依然挺立,碧萝在寒冷中依然轻盈摇曳,展现出自然界的顽强与美丽。这样的景象,不仅令人赞叹自然的伟大,也激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冈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主题。
浩气乾坤迥,孤怀岁月迟。
龙荒天尽处,雁塞腊残时。
冻涩莓苔径,寒凝冰雪池。
云山成惨澹,雾树隐参差。
醉后宁无感,歌中别有悲。
雅交应道合,僻性复谁知。
客久频归梦,年衰几会期。
相逢不披豁,何以重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