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寒薄暮重凄凄,城上青山望欲迷。
人日正逢燕雪后,使星遥动楚天西。
宁辞取醉留官舍,更约寻春过御堤。
何限柳条萦别思,江城南去乱莺啼。
馀寒薄暮重凄凄,城上青山望欲迷。
人日正逢燕雪后,使星遥动楚天西。
宁辞取醉留官舍,更约寻春过御堤。
何限柳条萦别思,江城南去乱莺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人日之时,拜访友人吴郎中峻伯的居所,随后即将前往豫章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薄暮时分的凄冷氛围与城上青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馀寒薄暮重凄凄,城上青山望欲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薄暮时分,寒气依旧,诗人站在城楼上远眺,眼前的青山似乎在雾气中变得模糊,难以分辨,给人一种迷茫之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
颔联“人日正逢燕雪后,使星遥动楚天西”,进一步展开画面。人日这一天,恰逢大雁南归之后,天空中飘着雪花,远处的使星在楚天的西边闪烁,既点明了时节,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远方的神秘感。
颈联“宁辞取醉留官舍,更约寻春过御堤”,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是在公务繁忙之际,诗人也不愿错过与友人的相聚,甚至约定在春天再次相会,穿越官舍旁的御堤,寻找春日的美好。
尾联“何限柳条萦别思,江城南去乱莺啼”,以景结情,将诗人的离愁别绪寄托于柳条与莺啼之中。江城南去的路上,柳条随风轻摆,仿佛缠绕着诗人的离别思绪;而乱莺的啼鸣,更添了几分哀愁与不舍。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观全诗,谢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日访友、即将远行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淡淡的离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穿渠带幽径,列竹依清流。
中有好鸟鸣,暮锁星辰稠。
北风搅雪花,更觉龙凤遒。
东皇怜岁寒,丹白如飞浮。
细履或得得,长歌亦悠悠。
顾我悲蒋卿,何以致羊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