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崔刑部》
《哭崔刑部》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古风

前年离长安,与公为死诀。

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

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

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

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

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

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

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

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

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

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哭崔刑部》,表达了对友人崔刑部逝世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以“前年离长安”起笔,回忆了与崔刑部分别的情景,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情。接着,“与公为死诀”一句,直接点明了对崔刑部逝世的悲痛之情。“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通过描绘崔刑部生前在长安的壮志豪情,反衬出他逝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哀伤。

“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诗人回忆崔刑部生前夜宿灞桥,梦中仍不忘西望长安,表现了他对故乡和事业的深深眷恋。接下来,“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两句,描述了崔刑部在江淮地区的辛劳,以及去年诗人曾寄居西山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崔刑部逝世的惋惜。接下来,“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描绘了崔刑部逝世后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

“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两句,写诗人得知崔刑部逝世的消息后,心情极度悲痛,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改变。最后,“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表达了对崔刑部逝世的无限哀思,以及对逝者能否重返人间的疑问。

“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两句,通过描写祭奠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对崔刑部逝世的哀悼之情。而“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则表达了对崔刑部灵魂的思念,以及对其离去的无奈和悲伤。

“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则是诗人对崔刑部人格的赞美,以及对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支硎山十二咏·其十一放鹤亭

久养笼中鹤,如何却放归。

不知初放日,曾别主人非。

(0)

送人村赵九皋

忆昔交游日,垂髫即共师。

年来俱老大,君更美丰姿。

多病难为别,相贻独有诗。

天官名著久,行旆莫迟迟。

(0)

閒居初夏七首次王校理韵·其六

遥遥刳木引泉过,霭霭茶霏散碧萝。

芝涧忽闻山雨到,竹窗分得夜凉多。

(0)

玉海诗·其二

月满中霄永不斜,洪□万亿总黄麻。

传珰何日飞神女,炼石今朝挹圣娲。

厘蕊青蒸三籁雨,彤花缝散九明霞。

武陵莫羡春如锦,例到真官玉海赊。

(0)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0)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其八

天津桥上听啼鹃,只是当时已惘然。

妙意都应穷卦画,馀情聊尔托诗篇。

太和酒味浓还淡,瓮牖蟾光缺复圆。

曾向行窝看儿戏,不妨歌枕自高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