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端坐时内心的不适,感受到夏日林间的凉爽仿佛已步入秋天。偶遇边关使者,暂时缓解了心中的忧虑。夕阳余晖在田野间回旋,池塘之上的烟雾淡薄地流动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想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于是独自登上竹西楼,寄托这份情感。
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夕阳、池烟、竹楼等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洞察力。
十四变之时。变形易像在金卫。沙门闱城说经偈。
至著罪人未可济。胡人闻之心恐怪。
将从群党来朝拜。叩头悔过求受戒。
克肌克骨誓不退。烧指练臂自盟誓。
男不妻娶坐思禅。死为尸陁喂鹰鹯。
迁神涅槃舍利弗。骨得八百升散诸国。
如此迁达离烦欲。苦身求道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