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君十六变词·其十四》
《老君十六变词·其十四》全文
隋朝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十四变之时。变形易像在金卫。沙门闱城说经偈。

至著罪人未可济。胡人闻之心恐怪。

将从群党来朝拜。叩头悔过求受戒。

克肌克骨誓不退。烧指练臂自盟誓。

男不妻娶坐思禅。死为尸陁喂鹰鹯。

迁神涅槃舍利弗。骨得八百升散诸国。

如此迁达离烦欲。苦身求道立可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修行者在追求解脱道路上的坚定决心与极端行为。通过“十四变之时”这一主题,诗人展现了修行者在不同阶段的转变和自我牺牲精神。

“变形易像在金卫”,描述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净化的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外在形象变化,象征着心灵的升华与内在的转变。“沙门闱城说经偈”,强调了僧侣在寺院中诵读经典,传播教义的重要性,是修行者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

“至著罪人未可济”,表明即使是最严重的罪行,通过虔诚的修行与忏悔,也有机会得到救赎,体现了佛教对众生平等与慈悲为怀的理念。“胡人闻之心恐怪”,反映了外来者对这种极端修行方式的不解与恐惧,但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所追求的真理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

“将从群党来朝拜”,描绘了修行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朝圣或仪式的情景,体现了集体修行的力量。“叩头悔过求受戒”,强调了真诚的忏悔与遵守戒律对于修行的重要性。“克肌克骨誓不退”,表达了修行者对自己身体极限的挑战,以及对修行道路的坚定承诺。“烧指练臂自盟誓”,通过极端的肉体痛苦来强化誓言,展现了一种极端的自我牺牲精神。

“男不妻娶坐思禅”,说明了修行者为了追求精神的纯净,可能选择放弃世俗生活中的情感与家庭责任。“死为尸陁喂鹰鹯”,描述了在死后,修行者的遗体被用于供养鸟兽,以示对生命的尊重与轮回观念的理解。“迁神涅槃舍利弗”,指的是灵魂的解脱与最终的涅槃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骨得八百升散诸国”,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遗产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解脱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自我牺牲、坚定信念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修行历程,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道德、慈悲与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题张复画二十绝·其十四

着藓石逾丑,欺霜树成颓。

写此无声诗,摩娑亦不俗。

(0)

伤俞四盲子伯安为其父仲蔚绝后也·其一

汝生不成生,汝死乃真死。

可怜桑苎翁,今作若敖鬼。

(0)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二十忘鱼矶

我非汉庄光,钓矶满苍藓。

虽有种鱼经,生来不开卷。

(0)

用前例送家弟敬美视闽中学然至北水关而止盖余已徙居乡故也

祖席何妨远,依然北水门。

信知情至处,一步也消魂。

(0)

赠张五鹿三绝句·其三

若个是何汤,老作受经生。

一当天子问,推毂桓春卿。

(0)

贻拱辰兄诗之来岁为辛巳秋有传举丈夫子者再得四绝句·其一

念无凌风翮,啖汝洗儿果。

莫笑侬无功,一字珠一颗。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