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不散一山孤,地主人称楚大夫。
老作西陵诗社长,可携南部酒家胡。
囊馀太古双龙剑,壁有行春五马图。
汝颍过逢遗事在,高阳似此聚星无。
白云不散一山孤,地主人称楚大夫。
老作西陵诗社长,可携南部酒家胡。
囊馀太古双龙剑,壁有行春五马图。
汝颍过逢遗事在,高阳似此聚星无。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题为《高光州孤山精舍》。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白云不散一山孤”开篇,巧妙地将孤山与白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地主人称楚大夫”一句,既赞美了山主的风雅,又暗含对古代楚国文化的追忆。
“老作西陵诗社长,可携南部酒家胡”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动,他不仅是诗社的领袖,还能在南部的酒家中畅饮,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囊馀太古双龙剑,壁有行春五马图”则通过描述诗人的随身宝物和室内装饰,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敬仰。
最后,“汝颍过逢遗事在,高阳似此聚星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聚会场景的感慨,似乎在说这样的聚会难以再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相聚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
灯窗里,秋如水,商声飒飒侵入耳。
更声阑,角声酸,那堪辜负,清梦一衾寒。
砌虫切切如私语,似笑尘埃久相处。
启吾帏,揽吾衣,月朗宵深,时坐听荒鸡。
琴三弄,钟三动,长空去雁声相送。
谁家砧,捣人心,声声断续,只是费沈吟。
无边黄叶萧萧落,敲上荆扉声剥啄。
待重听,已天明,悲笳四起,驱马动连营。
银钩一曲,正别苑凄清,夜气如沐。
巧门弯环,怕共玉绳低触。
独自悄步花间,长被素娥偷瞩。
人静后,西厢影单,伴我幽独。
长安一片寒玉,有万户砧声,相对私祝。
别酒乍醒何处,柳岸风促。
夜久忽上梧梢,错认曙生林木。
池水畔,平明有人坐掬。
罗袜留香,锦囊遗恨,惹起后人遐思。
漫消魂、玉树临风,金莲贴地。
夜半无人私语,千古争传艳史。
问因何、一往深情如此。粉黛三千,楼台十二。
尽歌舞、朝朝暮暮,无那风流情味。道今日,登仙矣。
蜀道回车,吴宫成沼,天道本如斯耳。
又管甚、儿女牵情,英雄短气。
嬴得春花秋月,老向温柔乡里。
总不过、人生行乐而已。铜雀何存,锦帆长逝。
便江山、百世犹新,已伴秋萤木魅。呜咽甚,清溪水。
十年迁客沧波外,孤云心事谁省。
兰成词赋已无多,觉首丘期近。望故国,兵尘正警。
幽栖忍说山林隐。
听夜语胡沙,似暗和,长安乱叶,远处霜讯。
不分红海归来,朱颜转逝,驻景孤负明镜。
但赢岩雪溅秋寒,上茂陵丝鬓。算一样、邯郸梦醒。
生憎多事游仙枕。指驿亭,无归路。
马首云横,锁蓝关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