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引.秋声》
《梅花引.秋声》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词

灯窗里,秋如水,商声飒飒侵入耳。

更声阑,角声酸,那堪辜负,清梦一衾寒。

砌虫切切如私语,似笑尘埃久相处。

启吾帏,揽吾衣,月朗宵深,时坐听荒鸡。

琴三弄,钟三动,长空去雁声相送。

谁家砧,捣人心,声声断续,只是费沈吟。

无边黄叶萧萧落,敲上荆扉声剥啄。

待重听,已天明,悲笳四起,驱马动连营。

(0)
鉴赏

这首《梅花引·秋声》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王易所作,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诗人以灯窗为背景,通过“秋如水”、“商声飒飒”等词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更鼓和角声的响起,勾起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以及对孤寒清梦的感慨。

“砌虫切切如私语”运用拟人手法,将虫鸣比作低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月朗星稀的深夜,诗人独坐倾听“荒鸡”啼鸣,更显寂寥。接下来,琴声和钟声交织,伴随着长空中的雁鸣,增添了离别与思乡之情。

“谁家砧,捣人心”描绘了远处砧声,象征着妇人的思念和战争带来的离乱。砧声断续,让诗人陷入沉思。黄叶纷飞,敲击着荆扉,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天明,悲笳声四起,揭示了军营的动态,诗人内心充满悲凉。

整首诗以秋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战乱时代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送商丘伯侯若孩扶柩归中州

子有君与母,死别复生离。

寒月空相照,白云殊未知。

驱车出庾岭,归里正秋期。

望望商丘路,徘徊系所思。

(0)

题普贤图

心本无生示现生,示现之中无有我。

无我我亦虚心境,诳惑世间与同事。

一切世间悉如幻,识取如幻真实现。

差别无非根本智,根本差别无有二。

文殊为倡普贤和,二妙圆成如来住。

何人以此微妙笔,绘出普贤无相身。

骑象直向华屋中,一毛头上帝珠重。

(0)

游浴龙池

探幽穷涧底,尽处泻寒流。

梯磴寻奇绝,扪萝上石楼。

山花香易采,野果棘难求。

雨过侵衣湿,还山日未休。

(0)

闺思回文

箫声几度暗伤情,岫出飞云晓日晴。

寥静深闺窗弄月,妒娇花圃竹敲筝。

桥高泛水流声急,夜寂寒蝉噪语轻。

遥寄乡书传去雁,销魂拂柳对啼莺。

(0)

五月初五家宴无荔嘲夫

悔将来作岭南人,三百虬珠解误身。

岂为楚臣沉绿水,不教妃子笑红尘。

(0)

光福山中鼓琴为曾仲子作操

上岂无天,非君之天兮。下岂无地,非君之地兮。

君之天兮在山之中,金庭兮玉柱,日月兮所通。

君之地兮在水之内,笠泽兮具区,雷风兮所载。

雷以生日,风以生月,君之心兮一日而盈一日而阙。

月以成风,日以成雷,君之心兮一风而阖一雷而开。

君今兮五十,功名兮汲汲。

玉貌兮未衰,目犹兮点漆。

天命兮当知,年光兮勿失。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