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露华.残月》
《露华.残月》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词

银钩一曲,正别苑凄清,夜气如沐。

巧门弯环,怕共玉绳低触。

独自悄步花间,长被素娥偷瞩。

人静后,西厢影单,伴我幽独。

长安一片寒玉,有万户砧声,相对私祝。

别酒乍醒何处,柳岸风促。

夜久忽上梧梢,错认曙生林木。

池水畔,平明有人坐掬。

(0)
鉴赏

这首《露华·残月》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王易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独行的寂寥画面。诗人以"银钩一曲"起笔,形象地刻画了月牙儿的形状,营造出清冷的别苑氛围,仿佛夜间的空气都被洗涤得如沐清泉。"巧门弯环"暗示月光穿过门户的景象,而"怕共玉绳低触"则流露出诗人对月升过高的担忧,仿佛担心会打破这宁静。

在花丛中悄然漫步的诗人,引起了月宫仙子嫦娥的注目,更增添了孤独感。"西厢影单"和"伴我幽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只有月光与他为伴。接下来,诗人通过"长安一片寒玉",将视线投向远方的长安城,万家砧声交织,寄托着人们的思念与祝愿,也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挂念。

酒醒后的诗人迷失了方向,"柳岸风促"描绘了夜晚的风声,使他误以为天已破晓。然而,"夜久忽上梧梢"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他发现只是月升高而非黎明。最后,"池水畔,平明有人坐掬"以清晨的池边景象收尾,留下一丝希望与温暖,暗示有人可能在黎明前的静谧中等待或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既有孤独的沉思,又有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家国的关怀。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安恭皇后挽词

天作周文合,褘褕礼可观。
屡陪金辇幸,几奉玉卮欢。
吴女簪新柰,梁房掩旧兰。
春深蚕事起,谁复上桑坛。

(0)

百四从妹挽词

姊妹二十四,凋零余二人。
他乡忽传讣,老子倍伤神。
已叹嫠居久,何堪逆境频。
佳城千里外,西望泪沾巾。

(0)

樊运使挽词

妙龄便有老成风,孝友丹心天与通。
师友渊源得西洛,文章声价冠南宫。
固知夫子才难用,犹喜先生道不穷。
他日凤皇山下路,几人下马拜茔中。

(0)

扶风马君挽词

闾里久湛浮,真成马少游。
有才堪办剧,无命盍归休。
鸡唱言何达,鸿冥逝不留。
佳城送君处,风撼白杨秋。

(0)

高端叔挽词

百氏极旁搜,潜心老不休。
邻光时自照,箪食孰堪忧。
弟子多蓝绶,先生竟白头。
凄凉数间屋,知我独春秋。

(0)

送石应之司户归剡以室迩人远为韵

捷径指终南,索价讥少室。
穷达岂无命,踏地胡不实。
之人吏海隅,所吐百未一。
夷涂澹无营,君其有终吉。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