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
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
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顶所作,名为《献蔡京》。诗中“抛却长竿卷却丝”两句,运用渔夫弃竿的意象,表达诗人放下渔夫生涯,收起编织之物(丝),转而执笠持蓑,献上新作之诗。这不仅是对诗人本身身份转换的一种写实,也蕴含着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期待与追求。
“手持蓑笠献新诗”一句,则直接描绘了诗人以渔夫形象,手执草制的蓑笠(一种古代农具),怀抱新诗前往献礼的情景。这里的“新诗”,不仅是诗人的文学创作,更隐喻着诗人心中的新意、新境界。
最后两句“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则描绘出一位品德高尚、心如明镜的官员形象。这里的“临川太守”,指的是受礼诗的蔡京,他如同清澈的镜子一般,表里如一,公正无私。这也间接映射出了诗人对蔡京品格的高度赞扬。而最后“不是渔人下钓时”则是在强调此时此刻,并非是诗人以往作为渔夫下钩捕鱼的时候,而是一种新的开始,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交流与沟通。
久识屏山面,今朝得胜游。
桥梁横古渡,树影倒中流。
风定春樯度,烟轻晚市收。
凭栏谁领解,一鹭点沙洲。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
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
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
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