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iāoyáolóufāngruòyùn
sòng / céngbǎi

yáoshānjiànqiángqúnsēnsēngǒngliáng

huàpíngluówěiguānliǎngshīyínguāndāngchǎng

shāpíngqiūjìnyuèlěngwèiyāng

yǒupínglángòngqīnghuàxiāoyáobáiyúnxiā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川景象,开篇即写“尧山举目见于墙”,将读者带入一个宏伟壮丽的画面。"群玉森森拱巨梁"则是对那座山的细致描摹,使人仿佛能听到玉石相碰的声音,感受到山势之雄伟。

接着,“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转而写到了室内的一副画屏和书法,这里的“罗伟观”可能指的是画中的宏大景象,而“两诗银笔冠当场”则展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崇尚。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艺术氛围。

后半首转向自然界,“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描绘出一幅秋夜风景,鹭立于沙滩之上,月光下呈现出一种静谧与孤寂。而“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交谈情景,他们或许在讨论着人生的逍遥自在,与世隔绝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将自然山川之美与书画艺术之雅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赠林昌彝联

继往纳来,雄图既溢;收精注耳,幽关洞开。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名世昌其文潞国;儒家仙术汉留侯。

(0)

南海同人书藏联

以平生得力,津逮后人,诸君所为,亦可嘉其志矣;

愿多士读书,师承家法,数年而往,庶大显于时乎。

(0)

韶州试院联

舜乐此九成,至今灵石琤琮,如有笙歌起天半;

唐贤岂专美,自得曲江提倡,至今风度冠南中。

(0)

挽张百熙联

长沙同邑五尚书,惟我公翊赞新猷,精力尽为时局瘁;

当代名臣六文达,念先哲遭逢平世,艰难不及后贤多。

(0)

挽彭玉麟联

中流作砥柱,忆生前廉绍文忠、度昭文正、才匹文襄,我国朝仗赫赫威严,大江功立大氛靖;

上陛折栋梁,料事后策需太傅、命寄太师、封追太保,圣天子览层层遗奏,一字读残一泪垂。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