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间苦热》
《道间苦热》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火伞漾中流,炎风撼叶舟。

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

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

清凉一榻地,得此足优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jiān
sòng / céngbǎi

huǒsǎnyàngzhōngyàngyánfēnghànzhōu

kānzhìshǒuǎitáitóu

zhòukùnbēiwèiquèxiāowénshànxiū

qīngliángyōuyó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酷热环境和个人感受。开篇“火伞漾中流,炎风撼叶舟”两句,形象地表达了烈日下的炙烤感,仿佛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盆悬于天际,光芒直射,使得微风也带着热浪,连树叶都被吹得摇摇欲坠,如同行舟在波涛中前进一般。

接着,“热几堪炙手,矮莫可抬头”两句,则从个人感受的角度深化了夏日的酷热。诗人形容烈日下的温度如此之高,以至于连坐的地方都感到炽热,不敢抬头面对那如同火炉般的太阳。

“昼困杯为却,宵蚊扇不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在酷暑中难以入睡,白日里靠杯中之物稍解渴望,而夜晚则被蚊虫所扰,不得安宁。

最后,“清凉一榻地,得此足优游”两句,诗人在这炙热的环境中寻找到了一个清凉的避风港湾,一片足以让他感到舒适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暂时忘却炎热,尽情享受片刻的清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表现了夏日之苦,也表达了人对于清凉环境的渴望和珍视。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秋簟

桃笙吴赋重,冰字碧纹连。

静拭丹帷内,凉生玉枕前。

梦魂曾共适,芗泽尚依然。

未可同纨扇,西风一弃捐。

(0)

赠别潘稼堂简讨二首·其二

去是新秋来是冬,一年踪迹岭云中。

犹同遁世人无闷,独有名山路未穷。

采砚每逢蕉叶白,买舟频系荔支红。

罗浮括入归囊里,曾否江门梦钓翁。

(0)

程周量出守桂林作此寄之

凤凰昨夜衔天语,天遣郎星向荆土。

北阙新辞粉署云,南行且作芃苗雨。

双旌晓出都门高,八桂遥开秦郡古。

一时送者皆太息,千载延之今再睹。

纷纭饮饯日不暇,错落诗篇读旁午。

共惊才子守一麾,岂识仁人利须溥。

天生贤俊以为民,坐保清华独何取。

始安岭外多阻深,戈甲虽销犹疾苦。

生事唯应职荷锄,人家大抵稀环堵。

更加杂处有兵卒,况乃流徙多浮窳。

兼资宽猛昔所闻,丕变诗书亦其矩。

虎符龙节既在操,秋杀春生能自主。

惟君昨在司马日,眼利机明孰能伍。

笔前进退万将帅,阶下驱驰半熊虎。

称旨尝闻西使秦,宣恩往者东临鲁。

囊中馀智办有馀,斗大数州宁足数。

下国聊开历块蹄,天池会理抟风羽。

炎州故人日相忆,十年不见心如许。

方候归艎到海涯,宁知取道从湘浦。

白竹湖头秋月高,为君一把西江橹。

(0)

望燕

封侯重颔黑衣袿,锦臆如花剪尾齐。

岁岁自来蓬户里,双双飞出柳塘西。

清秋别我知何去,旧垒归心想未迷。

郭外沃田抛弃尽,不忧无处觅春泥。

(0)

何友大问余病于寒塘

十里雕胡渚,劳君艇子来。

棹移花下雨,人上水边台。

少别经三月,深情尽一杯。

病馀存舌在,今夜话能陪。

(0)

闲居·其二

羚羊千丈峡,铁马一秋尘。

巾帼遗诸将,干戈战市人。

析骸犹可爨,三版未成湮。

只恐东南亩,明年不用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