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明 / 李崇仁   形式: 古风

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

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

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

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

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

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

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

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

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

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

天地相颠倒,血成沧海水。

强弱自有分,竟入秦王府。

邯郸白骨寒,鬼哭千万古。

(0)
鉴赏

这首诗《咏史》由明代诗人李崇仁所作,通过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中开篇“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借用了《诗经·王风》中的意象,引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引用了“完璧归赵”的典故,讲述了赵国以和氏璧换取秦国土地的故事,体现了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权谋与智慧。

“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赞扬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他不仅在面对强敌时保持冷静,还巧妙地将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接下来,“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描述了蔺相如接受赵王派遣,前往秦国完成任务的情景。

“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揭示了秦国的狡猾,即使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也未能让秦王轻易交出土地。随后,“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描绘了赵国公子的愤怒与坚决,他誓要保护和氏璧的安全。

“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赞扬了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他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并因此受到赵王的重视。然而,“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暗示了蔺相如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的艰难与挑战,几乎使赵国陷入困境。

“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表达了对蔺相如的敬佩,认为真正的勇敢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表现,更在于智慧与策略的应用。“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提醒人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审时度势,灵活应对。

最后,“两国急啮噬,璧乃秦兵饵”指出和氏璧成为了两国争斗的工具,预示着战争的不可避免。“天地相颠倒,血成沧海水”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与痛苦。“强弱自有分,竟入秦王府”暗示了最终的结局,和氏璧落入秦国之手,而赵国则遭受了损失。

“邯郸白骨寒,鬼哭千万古”以悲凉的笔触收尾,表达了对战争牺牲者的哀悼与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评论,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智慧、勇气以及战争后果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崇仁
朝代:明

崇仁天资英锐,文辞典雅,李穑称之曰:“山子文章,求之中国,不多得也。”
猜你喜欢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

朝朝沈醉引金船,不觉西风满树蝉。

光景暗消银烛下,梦魂长寄玉轮边。

因循每被时流诮,奋发须由国士怜。

明月客肠何处断,绿槐风里独扬鞭。

(0)

宫怨

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

钗上翠禽应不返,镜中红艳岂重芳。

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

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0)

寄舍弟

每吟富贵他人合,不觉汍澜又湿衣。

万里日边乡树远,何年何路得同归。

(0)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桐柏膺新命,芝兰惜旧游。

鸣皋夜鹤在,迁木早莺求。

传拥淮源路,尊空灞水流。

落花纷送远,春色引离忧。

(0)

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

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

德胜祸先戢,情闲思自流。

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

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

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

旌旆拥追赏,歌钟催献酬。

音徽一寂寥,贵贱双沈浮。

北郭乏中崖,东方称上头。

跻山望百城,目尽增遐愁。

海逼日月近,天高星汉秋。

无阶异渐鸿,有志惭驯鸥。

终期促孤棹,暂访天台幽。

(0)

伤故人歌妓

愁脸无红衣满尘,万家门户不容身。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