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薇生山巅,长不踰蓬蒿。
松柏生涧底,岁久还干霄。
禀质自不同,托身奚必高。
蕨薇生山巅,长不踰蓬蒿。
松柏生涧底,岁久还干霄。
禀质自不同,托身奚必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大受的《偶成(其二)》,通过对蕨薇和松柏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生长法则和人生哲理。首句“蕨薇生山巅,长不踰蓬蒿”描绘了蕨薇虽生长在高山之巅,但其生长高度却不如寻常的蓬蒿,暗示了它虽处高位却不追求显赫。接下来的“松柏生涧底,岁久还干霄”则以松柏为例,说明坚韧的生命力可以突破环境限制,即使扎根涧底也能最终直入云霄,寓意着只要品质坚韧,位置并不决定成就。
“禀质自不同,托身奚必高”这两句点明了主题,强调个体的本性各异,不必强求与他人攀比地位高低,重要的是保持自我本质,实现自身的价值。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
就暖移盘檐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欲将珠匣青铜镜,换取金尊白玉卮。
镜里老来无避处,尊前愁至有消时。
茶能散闷为功浅,萱纵忘忧得力迟。
不似杜康神用速,十分一盏便开眉。
位下才高多怨天,刘兄道胜独恬然。
贫于扬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
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
郡丞自合当优礼,何况夷陵太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