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雄二首·其二》
《扬雄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子云平生人莫知,知者乃独称其辞。

今尊子云者皆是,得子云心亦无几。

圣贤树立自有师,人知不知无以为。

俗人贱今常贵古,子云今存谁女数。

(0)
注释
子云:指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史记》作者。
莫知:没有人了解。
尊子云者:尊崇司马迁的人。
得子云心:能理解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圣贤树立:圣贤的思想和成就。
无以为:没有关系,不影响。
俗人:普通人。
子云今存:司马迁在现今的存在。
谁女数:有多少人。
翻译
司马迁一生无人真正理解,能理解他的只有他的著作。
如今尊崇司马迁的人很多,但能真正理解他内心世界的却寥寥无几。
圣贤的思想和成就自然有其导师,人们的认知与否并不影响其价值。
普通人常常轻视现在,崇尚古代,但在现今还有多少人能像理解司马迁一样理解他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扬雄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代文人子云的赞誉,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与贤能之士的尊崇,以及对于当世不识才俊的感慨。

“子云平生人莫知,知者乃独称其辞。”这一句突出了子云才能非凡,但在世时并不为人所认识,只有少数了解他的人私下赞扬他的文章。这里通过子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不被外界认可的感慨。

“今尊子云者皆是,得子云心亦无几。”这两句则指出现在虽然有许多人尊崇子云,但真正理解其内在精神的人却很少。这反映了王安石对于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持批评的立场。

“圣贤树立自有师,人知不知无以为。”这里强调了圣贤之人自会显现,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认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学问和德行的楷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即使人们不理解,也无法用任何手段去改变这种状况。

“俗人贱今常贵古,子云今存谁女数。”最后两句则是对于世人往往轻视当下而过分推崇过去的批评。诗中提到子云(即扬雄),在当时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其文学价值的人寥若晨星。这也反映了王安石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不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子云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于才华与贤能之士的尊重,以及对于当世轻视知识分子的感慨。王安石借此表达了他对于文学价值、人才评估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十三二和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蕝,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剪裁馀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0)

新元二首·其一

朝三暮四昔尚童,踰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不及花枝岁岁红。

(0)

偶赋

身已深藏畏俗知,客来邻曲善为辞。

偶弹冠起成何事,径拂衣归自一奇。

村饮妇常留烛待,山行童亦挟书随。

明时性学尤通显,却悔从初业小诗。

(0)

牢落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

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

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

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

(0)

三和二首·其一

身叠三绵凛似冬,老农不与壮丁同。

饮泉吏鲜能清白,濒海民多有赤穷。

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

汉家非有公私积,亨大毋庸说豫丰。

(0)

又闻边报四首·其一

篱援萧疏堂奥寒,西从蜀岭北淮山。

少狂曾似身摩垒,衰暮今无力拓关。

烽火终年烦斥堠,车书何日混舆寰。

采飞冗惰楼船敝,谁为朝家备海湾。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