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金门隐岁星,故园归去为趋庭。
武夷山色休相讶,不染风尘两鬓青。
十载金门隐岁星,故园归去为趋庭。
武夷山色休相讶,不染风尘两鬓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田钟台殿读省觐南还四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十载金门隐岁星”开篇,巧妙地将时间与地点融合,暗示了主人公在金门隐居十年之久。接着,“故园归去为趋庭”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即将返回故乡,向家族长辈汇报学业或官职进展的心情,充满了对家庭的深情和对传统礼节的尊重。
“武夷山色休相讶,不染风尘两鬓青”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与心境。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此处借以象征高洁脱俗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虽身处繁华世界,但内心保持清静,不被世俗所染,两鬓虽已斑白,但精神依然如初,保持着高雅的品格和纯净的心灵。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即将回归故里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为与家族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更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与传承。
君之生兮天之西,望雪山兮名之以雪溪。
君之游兮海之湄,隐于雪窦兮杳然何归。
子从其父兮孙访吾祖,子志不遂兮孙之心良苦。
嗟嗟,阆中君兮弃家而远游,蹇胡为乎不久留。
其遂蝉蜕尘埃而仙耶,其亦肥遁得道不死而隐于四窗之幽耶。
扪萝以寻于烂平兮既不可见,莽白云之廿里兮欲进兮焉求。
青棂兮实繁,莎罗兮花稠。
鞠侯兮相与群,白鹇兮啸其俦。
谓为远兮何景物之良是,谓在迩耶将径之何由。
肖君像兮兹堂,谨奉尝兮良畴。
君其来兮庶几其见之,君之不来兮徒相羊以夷犹。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
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
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
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
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
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
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
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
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