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鼎湖契和尚》
《呈鼎湖契和尚》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我生不出空劫先,高谈阔论燃灯前。

我生不逢竺土仙,拈花微笑闯法筵。

我生不居兜率天,扬眉吐气弥勒边。

无端打落五浊世,低头折节诚可怜。

年过六十不称意,住山未了还入廛。

鼎湖主人知我懒,招我直上孤峰巅。

孤峰白云自舒卷,此身归宿终茫然。

自从入室领顾鉴,方知落处无中偏。

顽金钝铁出炉鞴,昔为骨鲠今如绵。

大哉大人大机用,智珠擎出圆又圆。

莲池净土云顶律,博山钟板天童禅。

一家共唱无生曲,铁笛无孔琴无弦。

小乘从旁发大笑,笑翁未了住世缘。

愿翁寿,亿千年。

众生度尽成正觉,容我湖山高处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呈鼎湖契和尚》。诗中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顽金钝铁出炉鞴”、“莲池净土云顶律”等,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

诗的开头部分通过一系列假设性的否定句,如“我生不出空劫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与佛法关系的独特理解,强调了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独特性和非传统性。接着,诗人通过“无端打落五浊世,低头折节诚可怜”两句,展现了自己在世俗与修行之间的挣扎与抉择,以及对佛法的虔诚和执着。

中段“年过六十不称意,住山未了还入廛”则反映了诗人对年龄增长与修行道路的反思,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接纳。而“鼎湖主人知我懒,招我直上孤峰巅”一句,则暗示了诗人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得到了一位高僧的引领和指导。

后半部分,“孤峰白云自舒卷,此身归宿终茫然”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通过“自从入室领顾鉴,方知落处无中偏”一句,诗人揭示了在佛法的引导下,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偏见的境界。

最后,“顽金钝铁出炉鞴,昔为骨鲠今如绵”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过程中自我转化的过程,从刚硬到柔软,从对立到和谐。而“大哉大人大机用,智珠擎出圆又圆”则赞美了高僧的智慧与慈悲,以及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体悟和对人生真谛的不懈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重视内心觉醒、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核心理念。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商妇词十首·其二

今夕佳风月,身同影守房。

藁砧定何处,皮裹铁心肠。

(0)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二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

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

(0)

诸侯客

犬吠鸡鸣者,皆为席上珍。

如何弹铗客,亦有窃弓人。

(0)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其三

乌寺迎岩主,螭坳起涧翁。

也须留几个,相伴听松风。

(0)

桥西

昔饮桥西岁月多,梨花深处待郎过。

垂鞭欲访湔裙约,奈此萧萧鬓雪何。

(0)

唐二妃像·其一

不但烹三庶,东宫亦屡危。

元来玉环子,别有锦绷儿。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