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母祝辞》
《罗母祝辞》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笙歌满室宾满堂,锦绣纂组玄以黄。

嘉肴旨酒充圆方,母寿子贵悦且康。

丰功伟烈为显扬,黄麻墨敕天语香。

斓斑朱紫纷趋跄,云礽簪笏随鹓行。

世人慕此中若狂,一拜一祝一举觞。

众口共舌如鼓簧,阿母大笑不肯当。

贱子历位陈荒唐,四座听者胥望洋。

三閒茆屋半亩桑,日暮蚕绩朝提筐。

黄齑赤米亲烹湘,青松白石岁月长。

子孙贤圣母体强,男婚女嫁乐未央。

人生得此匪寻常,请为母歌歌无疆。

愿母寿,齐三光,令子秉德如圭璋。

三公不易宁韫藏,阿母闻歌出中房。

为我饮酒浮巨觥,举手揖客听无忘,此子出言言有章。

(0)
鉴赏

这首《罗母祝辞》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生活富足的温馨画面。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母亲长寿、子女贤良的美好祝愿。

首句“笙歌满室宾满堂”,开篇即渲染了热闹喜庆的氛围,宾客盈门,音乐声声,预示着欢聚一堂的场景。接着“锦绣纂组玄以黄”描绘了服饰的华美,色彩斑斓,暗示着主人家的富贵与高雅。

“嘉肴旨酒充圆方,母寿子贵悦且康”则直接点明了宴会的主题——庆祝母亲的长寿与家庭的幸福。美味佳肴与醇厚美酒,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寓意着生活的甜美与和谐。

“丰功伟烈为显扬,黄麻墨敕天语香”表达了对母亲贡献与成就的赞美,以及来自上层的认可与祝福。黄麻墨敕象征着皇家的恩赐与荣耀,天语香则暗示着神灵的庇佑与祝福。

接下来,“斓斑朱紫纷趋跄,云礽簪笏随鹓行”描绘了宾客们的恭敬与虔诚,他们身着华服,有序地围绕在母亲周围,表达对她的尊敬与爱戴。这种场面既体现了家族的团结,也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礼节。

“世人慕此中若狂,一拜一祝一举觞”则展示了人们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仪式性的动作表达敬意与祝福。众人齐声歌唱,气氛热烈而庄重。

然而,母亲却以“阿母大笑不肯当”回应,展现出她谦逊与慈祥的性格,不愿接受过多的赞誉。这种谦虚的态度,进一步凸显了母亲的美德与高尚品质。

最后,“贱子历位陈荒唐,四座听者胥望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与能力的自谦,同时也强调了聆听与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讲述自己简朴的生活与朴素的愿望,诗人将焦点回归到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不仅展现了对母亲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也传递了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成鹫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祝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温情与智慧。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寄旧同游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

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

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

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0)

江公著举棋无偶忽败于予有诗戏用其韵

忘暑怜楸局,含风爱竹窗。

料兵闻旧怯,筑垒纳新降。

舟渡焚秦水,兵分泣楚江。

君知猿臂将,国誉世无双。

(0)

白沙驿

转侧下层巅,江流出断壖。

寒云生古戍,野店引山泉。

雨暗疏茅湿,堂危倒石悬。

去程无限险,心落渭城边。

(0)

御笔免房钱一旬

风摇庭树云拍天,雪花乱抛如剪绵。

举头三日不见日,屋檐已攲街已填。

富儿围炉笑浮颊,坐绕笙歌飞酒船。

儒生屈膝冻欲死,犹呵秃笔书长笺。

诗成吟哦不知了,儿饥索饭厨无烟。

太平君子万民父,身居天上心民边。

重怀长安桂玉费,急飞宸翰蠲屋钱。

门前卖报走如水,家家顶祝神霄仙。

小人犹有负暄见,轻繇薄税今当先。

楚人得弓未为大,愿将此施均八埏。

(0)

挽赵秋晓

诸老之中骨相奇,天胡遽使哲人萎。

每怀钓月池边落,尚忆编茅亭下诗。

隔面树云劳我梦,伤心薤露为君悲。

典型已矣嗟何及,肠断天寒日暮时。

(0)

更依前韵上献恶诗搜吟虽罄于短才歌咏宁穷于盛美

茂陵词客马相如,贮蓄胸中万卷馀。

闲坐小斋惟看画,旋分清俸只抄书。

槛花灼灼韶光盛,庭竹森森翠影疏。

晨入蓬山暮归去,到归多是闭门居。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