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不到地,远风时在林。
有人骑瘦马,终日拍鞍吟。
草色惊心老,霜痕刺眼深。
如何行路客,容易说登临。
落叶不到地,远风时在林。
有人骑瘦马,终日拍鞍吟。
草色惊心老,霜痕刺眼深。
如何行路客,容易说登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原野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思绪情感。
首联“落叶不到地,远风时在林”以落叶不落地面,而是随风飘荡在树林中,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氛围,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同时,“远风时在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颔联“有人骑瘦马,终日拍鞍吟”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通过一个骑着瘦马、终日吟唱的旅人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瘦马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不易,而“拍鞍吟”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颈联“草色惊心老,霜痕刺眼深”转而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草色因季节更替而显得苍老,霜痕则让诗人感到刺目之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喻了人生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
尾联“如何行路客,容易说登临”则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与反思。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种种变化,作为“行路客”的人们,或许容易在登高望远时感慨万千,但真正理解并接纳这一切的复杂性,却并非易事。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哲理性。
于虖孔孟何其卓,如天日月地海岳。
正令举世皆杨墨,邪正岂复劳商榷。
虽然此道久横流,执热其谁不思濯。
鲁邹遗书世皆读,要以尊信为善学。
吾友希真盖其人,不肯俯首为龌龊。
羹藜饭豆欲老矣,功虽未竟志则悫。
我居山阴子在闽,阙然不见千里邈。
泽中久雨道路绝,叩户忽闻声剥啄。
尊信二字子所知,妙质岂复须斤斲。
伏生九十语已讹,失旦自惭犹喔喔。
老夫樯竿插苍石,水落岸沙痕数尺。
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
楚人自古多悲伤,道傍行歌犹感激。
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
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
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
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
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