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九秋·其二秋原》
《十九秋·其二秋原》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落叶不到地,远风时在林。

有人骑瘦马,终日拍鞍吟。

草色惊心老,霜痕刺眼深。

如何行路客,容易说登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原野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思绪情感。

首联“落叶不到地,远风时在林”以落叶不落地面,而是随风飘荡在树林中,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氛围,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同时,“远风时在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颔联“有人骑瘦马,终日拍鞍吟”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通过一个骑着瘦马、终日吟唱的旅人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瘦马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不易,而“拍鞍吟”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颈联“草色惊心老,霜痕刺眼深”转而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草色因季节更替而显得苍老,霜痕则让诗人感到刺目之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喻了人生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

尾联“如何行路客,容易说登临”则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与反思。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种种变化,作为“行路客”的人们,或许容易在登高望远时感慨万千,但真正理解并接纳这一切的复杂性,却并非易事。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意境美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一烛下海棠

酒力先从脸晕生。粉妆新丽笑相迎。

晓寒高护彩云轻。

不语似愁春力浅,有情应恨烛花明。

更于何处觅倾城。

(0)

好事近·其二

风露九霄寒,侍宴玉华宫阙。

亲向紫皇香案,见金芝千叶。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

醉后却骑丹凤,看蓬莱春色。

(0)

乌夜啼八首·其五

素意幽栖物外,尘缘浪走天涯。

归来犹幸身强健,随分作山家。

已趁馀寒泥酒,还乘小雨移花。

柴门尽日无人到,一径傍溪斜。

(0)

六言杂兴九首·其九

熟读大小止观,精思内外黄庭。

直使超然有得,岂若渊源六经。

(0)

题尊信斋

于虖孔孟何其卓,如天日月地海岳。

正令举世皆杨墨,邪正岂复劳商榷。

虽然此道久横流,执热其谁不思濯。

鲁邹遗书世皆读,要以尊信为善学。

吾友希真盖其人,不肯俯首为龌龊。

羹藜饭豆欲老矣,功虽未竟志则悫。

我居山阴子在闽,阙然不见千里邈。

泽中久雨道路绝,叩户忽闻声剥啄。

尊信二字子所知,妙质岂复须斤斲。

伏生九十语已讹,失旦自惭犹喔喔。

(0)

醉歌

老夫樯竿插苍石,水落岸沙痕数尺。

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

楚人自古多悲伤,道傍行歌犹感激。

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

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

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

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

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