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答苏盦九日书来以诗索和并言与稚辛纵谈之乐》
《次答苏盦九日书来以诗索和并言与稚辛纵谈之乐》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培风在下御而行,宜若登天不可名。

一代诗豪舒眺远,万钧国重著肩轻。

最难飙馆联双璧,犹许霜钟接两京。

承正图南元有待,苍苍浑是积阳成。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次答苏盦九日书来以诗索和并言与稚辛纵谈之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培风在下御而行”,描绘了一幅在风中翱翔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精神状态。接下来,“宜若登天不可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的高远与难以言喻的境界,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一代诗豪舒眺远,万钧国重著肩轻”两句,既是对诗人的自我期许,也是对历史人物的赞誉。这里将诗人的责任与国家的重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国家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最难飙馆联双璧,犹许霜钟接两京”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知识、文化的共同追求。这里的“双璧”、“两京”分别象征着卓越的才智与广阔的文化视野。

最后,“承正图南元有待,苍苍浑是积阳成”两句,以自然界的规律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里的“承正”、“图南”、“积阳成”等词,不仅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智慧与时间积累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答定山僧

山僧问我梅花妙,何事无诗只笑看。

万物本知梅一我,老夫今日对谁谈。

(0)

游平湖南寺

绿阴撑入傍湖州,水作清深树作幽。

是画不知还是寺,晚峰斜日更登楼。

(0)

跋山谷墨迹

老涪一笑古风天,宋雅堂堂二百年。

点尽白头山阁雨,为谁聊泊太湖船。

(0)

梅花·其一

江亭自笑读何书,此意乾坤忽有馀。

四十四年痴老病,梅花才见是鸢鱼。

(0)

梅花·其二

草阁半床疏影月,梅花今夜妙何如。

老夫自起焚香坐,周易谁知不在书。

(0)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其二

年年老菊费栽难,每到秋来借倚阑。

老我白云红树子,如今都作此花看。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