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台瓦砚》
《铜雀台瓦砚》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当时鸳鸯梦,飞入魏宫来。

崇构灭馀香,碧瓦空在哉。

磨砻变新砚,洗刷涤故苔。

但取圭角全,何必琼与瑰。

(0)
鉴赏

这首诗《铜雀台瓦砚》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铜雀台瓦砚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物是人非的深沉思考。

首句“当时鸳鸯梦,飞入魏宫来”,以鸳鸯梦为喻,生动地描绘了铜雀台作为曹操建造的宫殿,曾是繁华与梦想的象征,如同鸳鸯双飞般美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美好的景象却如梦一般消散,飞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接着,“崇构灭馀香,碧瓦空在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铜雀台的现状。曾经高大雄伟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昔日的香气已随风消散,只有那碧绿的瓦片还在,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磨砻变新砚,洗刷涤故苔”两句,转而描述了铜雀台瓦砚的现状。经过岁月的侵蚀,原本的瓦片变成了新的砚台,上面覆盖着青苔,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这里的“新砚”与“故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物事的更迭,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

最后,“但取圭角全,何必琼与瑰”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他认为,无论是瓦砚还是其他事物,只要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和价值,就不必过分追求华丽或珍贵。这里蕴含了对简单纯粹之美的推崇,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瓦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变迁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渔家傲·混沌杳冥经寰宇

混沌杳冥经寰宇。
彩霞散尽明玉兔。
西落咸池复回顾。
心开悟。
凝魂晦魄金乌趣。
美盼扶彝寒光露。
氤氲三色淳清素。
直遇瑶天携女婺。
无点污。
丹书永系琳宫住。

(0)

虞美人·洞天一点天光密

洞天一点天光密。
莹净如千日。
银霞潋滟贯寰瀛。
万神攒簇,恍惚旷然明。
空中产个胎仙出。
绰约风飘逸。
撞开天顶上云瑛。
宝阙琼楼,玉簿

(0)

浪淘沙·访道与参师

访道与参师。
设誓投词。
慎终如始谨修持。
退己进人常忍辱,诸事宽慈。
该破上仙机。
守正无疑。
持行元始玉清微。
慧日当空凭谁照,星眼芝

(0)

诉衷情·阴阳返复勿令差

阴阳返复勿令差。
守正莫心邪。
常进药炉丹鼎,龙虎动三车。
收神水,炼精华。
结灵砂。
水晶宫里,玉兔金鸡,吐秀琼花。

(0)

诉衷情·一天秋色翠如描

一天秋色翠如描。
鸿雁啭声高。
山秀水明相照,烟树映溪桥。
倾雪浪,泛云涛。
拂轻袍。
归来沈醉,直到黄昏,月上松梢。

(0)

诉衷情·中朝金国圣皇明

中朝金国圣皇明。
有庆贺清平。
天元运周甲子,正是好修行。
归真静,体真清。
气神灵。
玄门阐化,太上真风,接引群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