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羊城秋忆·其十二》
《羊城秋忆·其十二》全文
明 / 屈士煌   形式: 七言律诗

凄凄寒月照宫门,十二钗环掩泪痕。

露草不沾仁义血,秋花空怨弟兄魂。

逆奴岂是封侯骨,烈女何曾解讼冤。

子弟八千徒有力,青天无路报恩人。

(0)
鉴赏

这首诗以凄凉的寒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宫廷的悲凉景象。首句“凄凄寒月照宫门”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寒冷的月光洒在宫门之上,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哀伤的氛围。接着,“十二钗环掩泪痕”一句,通过宫女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她们的眼泪被金钗环遮掩,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露草不沾仁义血,秋花空怨弟兄魂。”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露水、秋花与仁义、兄弟之情相对比,表达了对不公与悲剧的深刻感慨。露水虽清,却不能承载仁义之血的重量;秋花虽美,却只能空自哀叹失去的兄弟灵魂。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主题,即正义与亲情的缺失所带来的无奈与悲哀。

“逆奴岂是封侯骨,烈女何曾解讼冤。”这两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无力感。逆奴并非封侯的料,烈女也无法解决诉讼的冤屈,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平,以及他们面对强权时的无助。

最后,“子弟八千徒有力,青天无路报恩人。”这一句诗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群体,指出即使有八千子弟拥有力量,却也找不到一条通向公正的道路来报答恩人。这句话不仅深化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表达了对正义与公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自然景物以及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如权力的不平等、正义的缺失以及个体在强大社会结构面前的无力感。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士煌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次仲禹迓叔禹西归韵·其二

万里春风一札书,锦幢绣旆二难俱。

殷红荔子武侯渡,深碧藕花房相湖。

家庆盛于群玉府,身名荣过执金吾。

人生信是团栾好,我亦归谋种芋区。

(0)

次及甫入峡杂咏.峡口

山隘留天少,江迂占地多。

风梢猿自挂,露草虎曾过。

坐客犹吴语,行人尽楚歌。

川妃澜浪甚,着语试谁何。

(0)

用虞提刑见寄诗韵答之·其二

鸡鸣而起一般时,舜蹠殊途觉与迷。

此理天无分厚薄,乃心人自眩东西。

柴门风雨榴花老,草巷烟霏燕子低。

玉汝有书来万里,圣贤不泰不栖栖。

(0)

劝农呈丘帅·其一

劭耕好语落西畴,父老逢迎笑点头。

销甲事农官有术,卖薪沽酒我何忧。

黄金深碗频倾倒,白布长衫迭献酬。

飒飒雨华随后乘,安排麦陇十分秋。

(0)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六皇帝閤

麦苗培秀腊前雪,稻种浸芽春后晴。

野老田夫观治象,便从新岁贺升平。

(0)

答子有

裹饭无人过子桑,拒霜一径雨昏黄。

花根记缚西湖缆,红浅红深醉夕阳。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