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虞提刑见寄诗韵答之·其二》
《用虞提刑见寄诗韵答之·其二》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鸡鸣而起一般时,舜蹠殊途觉与迷。

此理天无分厚薄,乃心人自眩东西。

柴门风雨榴花老,草巷烟霏燕子低。

玉汝有书来万里,圣贤不泰不栖栖。

(0)
注释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
舜蹠:古代贤者的名字,这里比喻人生道路。
觉与迷:清醒与迷惑。
天无分厚薄:上天对待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乃心:在于人心。
眩东西:迷失方向。
柴门:简陋的木门。
榴花老:石榴花凋谢。
草巷:乡间小巷。
烟霏:烟雾弥漫。
玉汝:期待你的。
书来:书信到来。
圣贤不泰不栖栖:圣贤之人不会过于安逸或忧虑。
翻译
黎明时分鸡鸣而起,舜蹠的道路让人迷茫。
这道理上天并未厚此薄彼,人心却自行迷失方向。
柴门内外风雨交加,石榴花已凋零,小巷中烟雾缭绕,燕子低飞。
你从万里之外寄来书信,圣贤之人既不骄泰也不忧虑不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以虞提刑的诗韵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和个人心境的描绘。首句“鸡鸣而起一般时”描绘了早起的生活习惯,暗示出勤奋和规律。接下来,“舜蹠殊途觉与迷”借用了舜帝和跖跖(盗跖)的不同道路,寓意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迷失。

“此理天无分厚薄”强调天道公平,不论贫富贵贱,道理都是一样的。然而,“乃心人自眩东西”又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人们往往因主观感受而感到迷茫。诗人通过“柴门风雨榴花老,草巷烟霏燕子低”的景象,描绘出朴素宁静的生活画面,暗示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玉汝有书来万里,圣贤不泰不栖栖”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传达出对圣贤境界的理解,即无论身处何地,内心应保持泰然自若,不为外物所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对心灵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幽思六首·其二

鸾凰翥丹霜,尺鴳抢枯株。

知止各翱翔,卑高一何殊。

精卫苦填海,冤愤一何愚。

鸤鸠不为巢,亦自有所居。

伟哉衡门士,高卧一束书。

曲肱有馀乐,不用长者车。

(0)

征西回

春回三月过西州,芳草青青不断头。

多少冻溪凝住水,尽随归客向东流。

(0)

宫中曲

帘捲东风户半开,閒庭烟锁绿纹苔。

海棠花上黄昏月,曾照金鸾几度来。

(0)

过玲珑山

世外徒闻说洞天,桃源迷路再无缘。

摩青磈磊谁能凿?绣白玲珑自可穿。

别有一壶藏日月,正看万窍吐云烟。

劳生得遇崆峒客,炼诀还丹问隐仙。

(0)

题画黄葵

忆昔戎葵花下饮,金杯春滟绿鬟欹。

祇今花似金杯侧,独对西风咏折枝。

(0)

春日雪中

萧斋听寒雨,出户霰已集。

飞霙点砌销,绿苔稍沾湿。

纷纷渐填委,势若包原隰。

冥观阴阳妙,欲张故先歙。

定知陈荄下,已有春风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