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而起一般时,舜蹠殊途觉与迷。
此理天无分厚薄,乃心人自眩东西。
柴门风雨榴花老,草巷烟霏燕子低。
玉汝有书来万里,圣贤不泰不栖栖。
鸡鸣而起一般时,舜蹠殊途觉与迷。
此理天无分厚薄,乃心人自眩东西。
柴门风雨榴花老,草巷烟霏燕子低。
玉汝有书来万里,圣贤不泰不栖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以虞提刑的诗韵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和个人心境的描绘。首句“鸡鸣而起一般时”描绘了早起的生活习惯,暗示出勤奋和规律。接下来,“舜蹠殊途觉与迷”借用了舜帝和跖跖(盗跖)的不同道路,寓意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迷失。
“此理天无分厚薄”强调天道公平,不论贫富贵贱,道理都是一样的。然而,“乃心人自眩东西”又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人们往往因主观感受而感到迷茫。诗人通过“柴门风雨榴花老,草巷烟霏燕子低”的景象,描绘出朴素宁静的生活画面,暗示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玉汝有书来万里,圣贤不泰不栖栖”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传达出对圣贤境界的理解,即无论身处何地,内心应保持泰然自若,不为外物所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对心灵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