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服方袍两秃翁,两家元是一家风。
归田我欲效元亮,结社师真如远公。
雁荡此生看未足,虎溪一笑偶然同。
清风明月处处共,宁间江西与浙东。
儒服方袍两秃翁,两家元是一家风。
归田我欲效元亮,结社师真如远公。
雁荡此生看未足,虎溪一笑偶然同。
清风明月处处共,宁间江西与浙东。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宿东林赠然老》。诗中描绘了两位年老的儒者,穿着儒服方袍,虽然各自为家,但其风骨与精神却如同一家。诗人表达了自己向往归隐田园,效仿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并希望能像东晋高僧慧远一样,结社于佛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中提到的“雁荡”和“虎溪”,都是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清风明月处处共,宁间江西与浙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普遍欣赏,无论是在江西还是浙东,都能感受到清风明月的陪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老者的对话与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名山深处,羡神仙多暇,搜罗材士。
列宿云台今再见,武达文通而已。
九转还丹,一龛入定,富贵今来矣。
人生如梦,卅年岁月如驶。
行见东慑扶桑,北通渤澥,更南穷交址。
从此戎羌臣服尽,无复风尘飙起。
水截蚊鼍,陆剸兕虎,足了中原事。
滔滔天下,洞真仙子谁是。
鳞云破碎蟾蜍见,依然者般消瘦。
三五待佳期,又中秋时候。
琼楼瑶阙里,休则问、谁人居守。
去日吴刚,种成丹桂,作花依旧。
曾到,蕊珠宫,霓裳咏,催点上清莲漏。
飘泊倏今年,正天涯烽火。啼猿惊戍堠。
但看到、玉颜妆就。遍开著,宝镜晶奁,照满街如昼。
人在壶天游畅。忘却花前吟赏。
密字珠连,微熏铁拨,灯穗一枝红上。江潮易长。
布帆远、几回怊怅。挥手垂杨独往。犹记往时愁况。
且问今宵,相思旧雨,安得和云同飏。非非入想。
化鱼去、愿相偎傍。
酒帘青窄。忆起凤桥头,新馆初辟。
偏是沾泥柳絮,遭逢沦客,天涯无数伤心泪。
只应来绿窗偷滴。大明湖上,鹊华桥畔,重到何日。
闲话起。东封旧事,正烹茗挑灯,历数游迹。
知我行踪曾到,个人乡国。
天门日观,参差远恨,当时独踏山色。
他乡萍梗,年华锦瑟,一般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