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天门外,清江一带环。
遥乘谪仙月,来访谢公山。
胜地谁为主,伊人在此间。
相闻牛渚咏,应为一开颜。
迢递天门外,清江一带环。
遥乘谪仙月,来访谢公山。
胜地谁为主,伊人在此间。
相闻牛渚咏,应为一开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古代名士之地的场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忆。首句“迢递天门外,清江一带环”以壮阔的景象开篇,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天门之外,清江环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遥乘谪仙月,来访谢公山”,诗人想象自己如同李白一般,在月夜之下,穿越时空,来到谢灵运曾经驻足的山川之间,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景仰之情。
“胜地谁为主,伊人在此间”两句,诗人似乎在思考这片胜地的主人是谁,但转而意识到,真正的主人是那些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和思想光辉的先贤们。最后一句“相闻牛渚咏,应为一开颜”,则通过引用古代诗人牛渚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相遇感到欣慰和愉悦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以及在追寻古人足迹中所获得的心灵满足感。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蹠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祇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祇在目前。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