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麾重霜露,落月窥弊裘。
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赤子解虎斗,先?十二牛。
太阿授楚柄,涛涂竟拘囚。
昊天有肃杀,未肯休戈矛。
书生本迂阔,国计无身谋。
俯仰但不愧,万事从悠悠。
星麾重霜露,落月窥弊裘。
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赤子解虎斗,先?十二牛。
太阿授楚柄,涛涂竟拘囚。
昊天有肃杀,未肯休戈矛。
书生本迂阔,国计无身谋。
俯仰但不愧,万事从悠悠。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郝经的《秋思四首》之一,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星麾重霜露”,以“星麾”象征历史的变迁,霜露则代表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接着“落月窥弊裘”,月亮落下,似乎在窥视破旧的衣物,暗喻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奈。
“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秋天的到来更添愁绪。这里的“暮秋”不仅指自然季节的晚秋,也隐喻人生的迟暮,以及国家的衰败。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楚江与穷海的对比,象征着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起伏。这里借地理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赤子解虎斗,先?十二牛”,“赤子”比喻初生的国家或民族,“虎斗”象征激烈的斗争,“十二牛”可能是指十二生肖中的牛,这里可能寓指国家的十二年周期或十二个关键时期。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新生力量的期待与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
“太阿授楚柄,涛涂竟拘囚”,“太阿”是古代名剑,这里比喻权力或领导者的地位,“楚柄”指楚国的权柄,而“涛涂”可能是指洪水或混乱的局面。“拘囚”则表示被限制或束缚。这句诗反映了对权力更迭和国家治理的深刻反思。
“昊天有肃杀,未肯休戈矛”,“昊天”指广阔的天空,象征宇宙的法则,“肃杀”形容秋冬季节的严酷,这里比喻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战争。“未肯休戈矛”意味着战争和斗争不会轻易停止,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书生本迂阔,国计无身谋”,“书生”指的是读书人,这里自指,表达了对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在国家大事上的无力感。“迂阔”意为思想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国计无身谋”则表达了对国家政策和决策过程的无奈和不满。
“俯仰但不愧,万事从悠悠”,“俯仰”形容人的动作,这里指诗人面对世事的态度,“不愧”表明他问心无愧,“万事从悠悠”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超脱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历史、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中既有对国家兴衰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在复杂世事面前的超然态度。
老鹤收声只自悲,戛然清唳警衰迟。
不嫌汝伯无漆发,稍喜吾家有白眉。
二尺檠边能办此,百花头上更饶谁。
隆乾衣钵须人继,莫负樊川望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