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二》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0)
注释
两两:成对。
归鸿:归雁。
欲破群:即将离开群体。
依依:依依不舍。
北归人:回归北方的人。
朔漠:北方的沙漠。
多风雪:风雪交加。
更待:还得等待。
江南:江南地区。
半月春:半月的春色。
翻译
成对的大雁即将离开群体,它们依依不舍的样子就像回归北方的人。
遥想北方的沙漠中风雪交加,还得再等江南半月的春色才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江景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其中“两两归鸿欲破群”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候鸟归来的场景,它们似乎在空中形成了一片片的队伍,想要冲破天际,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动画面的观察,也传达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情感。

“依依还似北归人”则将这种景象与远行的人相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外奔波的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依依”,形容的是那种柔和而不舍的神态,它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对亲人深厚的情感。

接下来的“遥知朔漠多风雪”一句,通过远距离感知边塞地区严寒的气候,增添了一份遥远的苍凉与悲壮。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想象力,也凸显了他对于不同地域环境的敏锐感受。

最后,“更待江南半月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在这里,诗人通过时间上的推移——“半月”,营造出一种等待中的美好预期,这既是自然界更新换代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体现。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大资政张公挽词四首·其一

大笔文章手,飞扬独妙年。

判花森玉笋,视草对金莲。

讲肄联重席,官花卧八砖。

他年紬石室,妙绝冠遗编。

(0)

题能仁寺壁

十年衰病卧林泉,鹓鹭群飞竞刺天。

黄纸除书犹到汝,固知清世不遗贤。

(0)

挽易氏

媪有才子邻我居,父老欲起高门闾。

此媪不知家有无,但典髻鬟供买书。

今朝恸哭城南道,忍送丧车入秋草。

预愁来岁寒食时,不见襄阳德公嫂。

(0)

次前题两首·其一

玉宇初凉江练静,夜深风雨更凄清。

从教洗出峰头路,云破星翻月自生。

(0)

九日以菊花酒寄施醇翁通判

每逢佳节忆渊明,自采篱边细菊英。

坐见南山横紫翠,遥闻北地落欃枪。

浇胸止赖杯中物,快意岂图身后名。

幸有酒兵堪一举,请公谈笑下愁城。

(0)

送欧阳南卿并简胡绍立

萧滩传榜到柴扉,喜见高名挂棘闱。

二子文场初得隽,老夫茅屋亦增辉。

方惊绝岸孤峰出,更待刺云双鹄飞。

卢肇风流今未泯,渡头重看锦标归。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