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二》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0)
注释
畴昔:从前。
好贤才:喜好贤良之才。
馆宇:居所。
凿石:开凿石头。
景风:凉风。
南来:从南方吹来。
石榴发:石榴花盛开。
荷花开:荷花绽放。
过:拜访。
金罍:金杯。
木落:秋叶飘落。
月苦清猿哀:月光凄清,猿猴哀鸣。
吴歈:吴地的歌曲。
琼杯:美酒的杯子。
酒酣:酒兴浓。
四座:四周的人。
日出:太阳升起。
裴回:停留。
龙潭:名胜之地。
枕石:枕着石头。
莓苔:青苔。
翻译
从前未曾认识你,知道你喜好贤良之才。
你的居所依山而建,凿石开凿池塘和平台。
五月十五的夜晚,凉风从南方吹来。
几株石榴花盛开,一丈荷花也绽放。
遗憾不能在此时,与你共饮至醉在金杯中。
我出行时正值秋叶飘落,月光凄清,猿猴哀鸣。
长夜直到五更,伴着吴地的歌声举杯共饮。
酒兴正浓想起舞蹈,四周的歌声催促我起舞。
太阳从远方海平线升起,华贵的车马暂且停留。
再去游览龙潭,枕石而眠,拂去莓苔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席乐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对人才的赏识与尊重,以及宾主之间的欢聚情谊。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开篇即点明主人对于人才的欣赏,这是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紧接着,“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展示了主人为迎接宾客所建造的豪华建筑,体现出主人对待友人的盛情。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这里描绘了季节与天气的美好,为宴会营造了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接着,“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突出了季节之美与宴会之盛。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般美好时光未能尽情享受的遗憾。而“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则描绘了一种秋夜凄凉的景象,与宴会中的欢乐形成对比。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这里又转回宴席,主人与宾客在深夜中相互劝酒,情谊深厚。紧接着,“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则是宴会达到高潮,宾主之间的欢乐达到了顶点。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随着时间的推移,宴会结束,主人与宾客依依惜别。最后,“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诗人表达了继续游历,寻找新的美好风景的心愿,同时也隐含对这次聚会难忘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宴席乐趣的描绘,以及主人与宾客之间的情谊交流,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记忆。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三

所议问何事,覼缕为直陈。

一言以蔽之,气谊图常亲。

家酿饫上客,园蔬乐嘉宾。

但剪南亩韭,无取西湖莼。

荷露贮碧筒,秫酒漉葛巾。

色以素为贵,味以淡始醇。

古有真率会,义亦取率真。

愿我座上客,长作联欢人。

(0)

以韵和味三叔祖四首·其四

非秋风雨横江至,北望愁云惨不开。

瀛海惊涛时鼓荡,杞忧满腹日徘徊。

天容阴晦晴难卜,人意迟疑寇欲来。

且醉数杯浇块垒,待闻佳讯再追陪。

(0)

酌胶山泉

今生若是论生前,不是茶神即酒仙。

万事有缘君识否?此来为品第三泉。

(0)

秋灯

放下帘钩斗已横,支颐独自对寒檠。

焰摇始悟窗风入,光淡方知镜月明。

与尔同尝凄切味,可能照出别离情。

灯花结到秋闺里,是否征人计旅程。

(0)

九秋望日月下有感

重阳时节雨纷纷,送酒无人扣野门。

喜得云消三五夜,月光高照菊花村。

(0)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其四

百行原来孝最难,遵行邑宰亦心安。

招宾今改称双孝,寿石常存古社坛。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