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韵和味三叔祖四首·其四》
《以韵和味三叔祖四首·其四》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非秋风雨横江至,北望愁云惨不开。

瀛海惊涛时鼓荡,杞忧满腹日徘徊。

天容阴晦晴难卜,人意迟疑寇欲来。

且醉数杯浇块垒,待闻佳讯再追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风雨交加、云层厚重的恶劣天气时的内心感受。首联“非秋风雨横江至,北望愁云惨不开”中,“非秋”二字暗示了季节与预期不符,风雨突至,让人心生不悦。“横江至”则形象地描绘了风雨肆虐的情景,而“北望愁云惨不开”则通过北向眺望,展现了乌云密布、愁绪满溢的景象。

颔联“瀛海惊涛时鼓荡,杞忧满腹日徘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诗人将个人忧虑比作“杞忧”,即对国家或民族未来的担忧,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之情。“鼓荡”的惊涛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动荡不安,与内心的焦虑相互映照。

颈联“天容阴晦晴难卜,人意迟疑寇欲来”则从自然景观转到人的心理状态。阴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未来难以预测,人的心情也因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而变得迟疑不定。这里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暗含了对可能到来的外敌入侵的担忧。

尾联“且醉数杯浇块垒,待闻佳讯再追陪”则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表达了期待听到好消息,与他人一同庆祝的愿望,体现了在困难时刻仍保持乐观和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时的忧虑、挣扎以及寻求解脱的心态,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子厚宗侯贻书及诗见赠赋此奉答

结得双缄学鲤形,商歌欲读更愁听。

龙当倦雨须名伏,鸿不高空可字冥。

纵许平原求自试,宁如中垒罢传经。

当年却悔无休汝,谁似君家眼代青。

(0)

胡元瑞见赠之作推挹过甚聊此奉答兼识赏怀·其二

代兴天地有词坛,国士谁能不让韩。

一字已知追古易,千秋宁复叹才难。

天横削壁闽山住,溪带流云瀫水寒。

此地由来饶八咏,阳春可许和人看。

(0)

宗良国将以近作见示且致知己之感有答一章

行卷初开喜欲狂,看来字字挟风霜。

那从帝子鸣銮玉,且学书生看屋梁。

忆旧明珰投汉渚,怜才清梦绕吴阊。

知君岂少南州誉,误信王生齿舌香。

(0)

后芳素轩四首·其一

夏阴无不可,饰我轩中容。

枕簟渐相媚,琴书时自慵。

萍间尺咫月,竹隙两三峰。

更有会心处,招提来夕钟。

(0)

送苏山人谒张司马·其二

蹭蹬霜毛益,彷徨一刺陈。

自怜侯白口,不救范丹贫。

老作钱唐梦,寒思黍谷春。

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

(0)

过青浦屠明府长卿移舟见送·其一

青浦桥边水,人稀明月多。

谁移木兰并,知有鄂君过。

会意言从简,忘名气自和。

翛然两不厌,柰此堠亭何。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