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回首乍销魂,依旧长条锁院门。
已是腰围怜瘦影,况堪眉样黦春痕。
声声晓月枝头鸟,草草斜阳郭外村。
三载漂摇成往迹,惯将閒恨一并论。
故乡回首乍销魂,依旧长条锁院门。
已是腰围怜瘦影,况堪眉样黦春痕。
声声晓月枝头鸟,草草斜阳郭外村。
三载漂摇成往迹,惯将閒恨一并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感慨。首句“故乡回首乍销魂”,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仿佛一回头,便已心神俱失,情感深沉而强烈。接着,“依旧长条锁院门”一句,通过描绘故乡的景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长条象征着故乡的景致,锁院门则暗示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隔阂或距离感。
“已是腰围怜瘦影,况堪眉样黦春痕。”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具体的形象上,通过“腰围”和“眉样”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春痕”一词,既指春天的痕迹,也暗含了岁月的痕迹,增加了诗歌的意蕴。
“声声晓月枝头鸟,草草斜阳郭外村。”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鸟鸣声声,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夕阳斜照下的村庄,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寄托了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三载漂摇成往迹,惯将闲恨一并论。”总结了诗人三年来的漂泊生活,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积累的种种愁绪。这里的“闲恨”不仅仅是对过去生活的遗憾,更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桂阳仙柳道家说,昔传苏君今是薛。
聊将握槊偶时人,便被人间称冠绝。
黄杨文局龟螭蟠,琢成骰子双琅玕。
初疑月破云中堕,复怪星移指下攒。
谁识兵奇势可保,坐看将军上一道。
有时彩王非所希,笑击单于出重围。
凫惊隼击疾若飞,左顾右盻生光辉。
家本联姻汉戚里,身是长安贵公子。
名高艺绝何翩翩,几回决胜君王前。
扈游长乐与祈年,人望青云白日边。
谪宦江南岁阴晚,还将此道聊自遣。
繇来君子行最长,予亦知君寄心远。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