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透露出主人公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只是简单地回应着清晨的呼唤。而“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中邻里之间纯朴关系的赞美。
接下来的“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显示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和谐与宁静,而这种宁静似乎与世俗的喧嚣相去甚远。"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虽处于田园,但也未能达到心中的理想。
“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表达了诗人对于一切世事能够平等看待的心态,并希望朋友们都能保持这种心境。"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则是对前辈智慧的赞赏和感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的淡泊名利。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一句强调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坚持个性原则。而最后,“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则是邀请朋友共同享受这宁静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我闻浮渡山,好峰七十二。
崱屴排空冥,窈窕凿深翠。
石洞穷雕镌,森然百物备。
窟龙自雷雨,山鬼栖薜荔。
岩高倒景明,下见浮云坠。
出没随江烟,虚无不在地。
奥区为谁造,灵迹此中閟。
中有冥心人,高言越世事。
抉剔开混茫,乾坤受轩轾。
我性癖兵壑,驰情有真寄。
行将策杖游,餐霞破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