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火半明灭,停梭闻叹声。
谁知蓬鬓影,旧日亦倾城。
镫火半明灭,停梭闻叹声。
谁知蓬鬓影,旧日亦倾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纺织女子的形象。"镫火半明灭",通过昏暗的灯光,展现出女子在寒冷夜晚辛勤劳作的情景,暗示了她的生活艰辛。"停梭闻叹声",听到她停下织布时发出的叹息,透露出内心的无奈和疲惫。
"谁知蓬鬓影",蓬松的鬓发映照出她的憔悴,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沧桑。"旧日亦倾城",这句是对女子昔日美貌的回忆,即使在困苦中,她也曾是令人倾倒的美人,如今的落魄更显命运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寒女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秦松龄的这首《寒女叹(其二)》情感深沉,富有同情心,展现了清代社会现实的一面。
山中三月山桃开,红霞烂漫无边涯。
山家藏春藏不得,落花流水人间来。
忆昔携家窜岩谷,秦人半向长城哭。
回头尘土失咸阳,矰弋徒劳羡鸿鹄。
冬裘夏葛存大朴,小国寡民皆乐俗。
昼永垣篱鸡犬閒,春晴门巷桑榆绿。
渔郎偶到本无心,仙境何缘得重寻。
今日武陵图上看,唯见云林深复深。
忆昔西游大梁苑,玉堂门闭花阴晚。
壁间曾见郭熙画,江南秋山小平远。
别来南北今十年,尘埃极目不见山。
乌靴席帽动千里,只惯马蹄车辙閒。
明窗短幅来何处,乱点依稀涴寒具。
焕然神明顿还我,似向白玉堂中住。
濛濛烟霭树老苍,上方楼阁山夕阳。
一千顷碧照秋色,三十六峰凝晓光。
悬崖高居谁氏宅,缥缈危栏荫青樾。
定知枕石高卧人,常笑骑驴远游客。
当时画史安定梁,想见泉石成膏肓。
独将妙意寄毫楮,我愧甫立随诸郎。
此行真成几州错,区区世路风波恶。
还家特作发愿文,伴我山中老猿鹤。
娇儿衮师绕案长,文如翻水声琅琅。
夜堂篝火摊书读,吹落灯花红簌簌。
小者玉颊好眉宇,手持梨栗能尔汝。
中男依兄坐短檠,《毛诗》新读一半生。
山妻椎髻夜操作,手弄诸雏共笑乐。
频年踪迹随天涯,赖汝黾勉能持家。
不为楚相君勿哂,与君相偕鹿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