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色罢啼莺,归拥金莲院吏惊。
北地主人供案立,庐江太守傍车行。
家传易学无笺注,驿递诗筒有课程。
潇洒玉亭谁复到,竹间为认旧题名。
白门柳色罢啼莺,归拥金莲院吏惊。
北地主人供案立,庐江太守傍车行。
家传易学无笺注,驿递诗筒有课程。
潇洒玉亭谁复到,竹间为认旧题名。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学士马良佐回南京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白门柳色罢啼莺”,以白门柳的静寂反衬出离别的凄凉,啼莺不再,暗示着热闹与生机的暂时消逝。接着,“归拥金莲院吏惊”一句,通过院吏的惊讶,侧面表现了学士归来的不同寻常,也透露出对学士身份的尊敬。
“北地主人供案立,庐江太守傍车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北地主人的恭敬与庐江太守的随行,映射出学士地位之高,同时也体现了官场礼仪的庄重。接下来,“家传易学无笺注,驿递诗筒有课程”则揭示了学士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勤奋,即使在远行途中也不忘学习,通过诗筒传递知识,展现了其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最后,“潇洒玉亭谁复到,竹间为认旧题名”表达了对学士离去后的空寂感,玉亭不再有人光临,竹林中只能寻觅到往日留下的名字,既是对学士才情的赞美,也是对其离去后留下精神财富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学识传承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
黄河动地万壑雷,却与太行相趁来。
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
乃是丘迟出塞归,赠我大轴出塞诗。
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过故东京到北京,泪滴禾黍枯不生。
誓取胡头为饮器,尽与遗民解魋髻。
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呜咽山风悲。
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归行李。
君不见晋人王右军,龙跳虎卧笔有神。
何曾哦得一句子,自哦自写传世人。
君不见唐人杜子美,万草千花句何绮。
祗以诗传字不传,却羡别人云落纸。
莫道丘迟一轴诗,此诗此字绝世奇。
再三莫遣鬼神知,鬼神知了偷却伊。
《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宋·杨万里】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黄河动地万壑雷,却与太行相趁来。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乃是丘迟出塞归,赠我大轴出塞诗。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过故东京到北京,泪滴禾黍枯不生。誓取胡头为饮器,尽与遗民解魋髻。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呜咽山风悲。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归行李。君不见晋人王右军,龙跳虎卧笔有神。何曾哦得一句子,自哦自写传世人。君不见唐人杜子美,万草千花句何绮。祗以诗传字不传,却羡别人云落纸。莫道丘迟一轴诗,此诗此字绝世奇。再三莫遣鬼神知,鬼神知了偷却伊。
https://shici.929r.com/shici/HKWTXj.html
青天送归云,整如劳还师。
颜行有喜色,厮役争奔随。
晨曦映疏雨,宝灯贯银丝。
落面何曾湿,洒空不胜微。
老夫锐登山,半岭惊欲归。
仰视得奇观,徙倚为久之。
谁言李成巧,此画天下稀。
却登碧落堂,四面天风吹。
葛制忍秋寒,前夕酷暑时。
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后支藤拄晚晴。
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
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
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
杨村江上绕江园,十里霜红烂欲燃。
都种芙蓉作篱落,真将锦绣裹山川。
晚妆照水密如积,春色入秋寒更鲜。
客舍瓶中两三朵,可怜向客强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