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御园来,蛩声方唧唧。
昨过塞中山,鸣秋已早息。
是地候转煖,阴虫犹鼓翼。
喧默本无常,菀枯曷有极。
忽如读豳风,在宇节堪识。
我从御园来,蛩声方唧唧。
昨过塞中山,鸣秋已早息。
是地候转煖,阴虫犹鼓翼。
喧默本无常,菀枯曷有极。
忽如读豳风,在宇节堪识。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闻蛩》。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御园归来后,听到蛩声唧唧的情景。通过“蛩声方唧唧”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凉意。接着,“昨过塞中山,鸣秋已早息”,诗人回忆起前日经过边塞山时,秋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是地候转煖,阴虫犹鼓翼”则描绘了在温暖的气候下,阴暗处的昆虫仍在振翅飞翔,展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而“喧默本无常,菀枯曷有极”这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喧闹与寂静、茂盛与凋零的变化,表达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难以预测的哲理。
最后,“忽如读豳风,在宇节堪识”一句,诗人将自己听到的蛩声与古代诗歌《豳风》中的描述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葵扇迎风,榴芳照眼,鹊尾鹧斑香吐。
儿女憨生,争把钗符缀虎。
佩丹砂、乍启清樽,夸益智、竞传角黍。
问江南、金粉山川,波心几许舟飞渡。
惊心云外羽檄,但听潮声里,军船鼙鼓。
绣柱珠帘,一半沉埋歌舞。
登楼赋、王粲愁时,吊湘水、灵均何处。
休辜负、眼底繁华,流年难更数。
百宝灯轮,六街鼓吹,做就繁华。
凤城月满,春到万人家。
多少朱门贵客,张高会、笑拥名娃。
香风送,炉添鹊脑,斗帐低斜。幽兴亦堪夸。
清影里、冻枝绛烛交加。一帘夜色,别自贮烟霞。
小擘乌丝写句,迎人意、暖阁梅花。
闲消受,霜相素盏,春饼芹芽。